似乎确定了砚卿在等他,少年三步并作两步,尽量姿态得体地来到砚卿身边,鞠了一躬,说:“多些您的斗篷。”
砚卿没在意他的礼数,反而关心到:“你的弟弟,情况如何?”
“已经好多了,只是精神还不太好。”少年答道。
点点头,砚卿说:“那就好。”
少年将怀中的斗篷向前递了递说:“我已经洗干净了,今天是来还您斗篷的。”
砚卿向棠玉点头示意,棠玉接过斗篷,捧在手中回到砚卿身后。
砚卿问:“你们兄弟从哪儿来?”
“南方。”
砚卿颔首:“嗯,我今天还有事。如果有什么需要就来我府上找棠玉。什么东西都是需要换的,我府中有时候会缺一些临时的人。工钱很可观。”
少年灿烂一笑说:“我知晓了。哦对了,我姓华,现在和弟弟住在城郊的寺庙里。”
说完少年就走了。砚卿上了马车,棠玉将斗篷搁到一边,他伸手抚了抚斗篷上的指甲盖大小的砚字,微微一笑。
两个气运之子……原来不在朝中啊。
进了宫,砚卿直奔太极殿,宫人见怪不怪,行了礼就直接引砚卿进去了。
屏退身边伺候的人,砚卿对萧渡说:“神医到了,明天开始给你诊治,你乖乖的。”
叼着笔,萧渡口齿不清地说:“嗯嗯,我知道,你都说了好几次了。”
“看来你记得很清楚。”砚卿很满意,走到萧渡身边,原本打算给他的脉象做个掩饰骗过神医,只是被他看到萧渡在做的事,抬起手来一把抽走他手下的书。
“谁给你带的这些话本子?”砚卿气得不轻,质问道。四书五经都没看完,就看起来话本子,这不教坏小孩子呢嘛?
萧渡毫不客气卖起了队友:“影二。”
“影二出来!”
“属下影一。”
“影二呢?”砚卿翻着话本子问道。
影一道:“禀殿下,安排神医的事去了。”
砚卿翻了翻话本发现并没有太过分的内容,于是就道:“行了,下去吧。”
转头对萧渡说:“明天开始背四书五经,我会经常来抽查。这些话本子不许再看。都是些臆想的东西,看着玩玩可以,只是这是你看好病后才能看的,现在不行。”
萧渡兴致缺缺:“哦……”
做好了萧渡脉象的掩饰,隔天神医就给萧渡开了药,开始给萧渡治疗。
在神医眼里,萧渡的脉象奇怪,但在他的能力之中。只是太医们不曾见过这症状所以才治不了,他有幸在一本偏门医书上见过这个病例,斟酌着开了方子,想来很快便会起效……
砚卿也开始了每晚给萧渡输送能量。
没多久,南方洪水泛滥的折子果然被递了上来,由暂理政事的尚书报上来,萧渡固然判断不了什么,只能做个盖章的人,因此尚书便将需要如何处理的条条例例写了出来,其中就有一条,大致意思就是需要派个皇家代表去南方。
这个人选尚书不能选,自然是需要皇帝来选。
折子递上来,砚卿看过后,让萧渡写了平王及礼王上去,并将利弊分析给了他听。
如果是带有记忆的萧渡,这些自然不用他多费口舌,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一无所知的,就像一个初生的特殊婴孩,虽然记忆暂时封闭,但一些灵魂中带来的表现在身体上的反应没有封闭。和原本的灵魂是一样的,但脑中记忆又是部分空白的,需要重新来过。
平王和礼王是去做个象征作用,抚慰民心,除此之外,还有砚卿试探端王的意思在里面。
赈灾是贪官的钱财来源之一,有些事情也更需要钱财来买,比如拉拢朝臣。
先帝去世几年,留下的朝臣还保持中立的不多了,倒向哪边的都有,是该清理清理了,正好给萧渡立立帝王的威严。
“小砚。”萧渡坐到砚卿身边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