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走下楼梯,穿行于过道,她的同班同学都不在场,这里只有大四年级的学姐和学长。
她看见了洛樱、杨术、谭千澈……他们无一例外地面朝她鼓掌。那声音是一曲亢进的高歌,她遵循着一步一顿的节拍,未曾停止前行。
与小学和学不同,如今的林知夏不再害怕分别。她知道,每一段经历都有起点和终点,每一次离别的不舍都将化作重逢的喜悦。
第104章 烟花下的告白
七月初,在林泽秋的帮助下,林知夏收拾完她的东西,离开了她的本科母校。
林泽秋从林知夏手里抢来了所有重物。他拖着两个行李箱,背着一个巨大的双肩包,右肩上还挂了一个沉重的旅行袋。
七月正值三伏走就走了。
他曾经因她而感到极度烦躁,为什么上天没给他同等的智力?后来他终于接受了现实,而她满十七岁了。
她不再害怕鬼故事,不再害怕陌生人,不畏惧黑暗,不逃避未知。
她能独当一面,也能独挑大梁,爸爸妈妈都为她骄傲。事实上,他也为她骄傲。
林泽秋眼底微潮。
车窗外的天空逐渐变亮,拂晓的晨晖破开夜色,天光向明,浮云如霞染。他换了一件衣服,坐在窗边赏景,慢慢地静下心来。
虽然他才刚满二十岁,但他不得不承认,他的心态就像看着小鸟远走高飞的老鸟,既有殷切期望,又有顾虑重重。
今年暑假,林泽秋和林知夏都宅在了家里,没有任何旅游计划。
兄妹二人的生活充满了规律。他们早睡早起,坚持锻炼。不过林知夏偶尔会睡个懒觉,林泽秋就一个人出门晨跑。他经常绕到小区东门的一家早餐店,带回来几份烧饼、汤包、豆腐脑,放到餐桌上摆好,再去叫林知夏起床。
饭后,林泽秋写代码,林知夏看书。
博士导师给林知夏列了一张书单,她很就把那些书看完了。她十分期待即将到来的博士生活。
截止目前,她的留学材料准备齐全,签证办得差不多了,学校还给她分配了一间宿舍,她在上看到了宿舍的照片——那是一个单人房间,配有一套桌椅、一张单人床、一把红色沙发椅、独立的厕所和浴室。
宿舍的价格很贵,费用按周计算,每周一百多英镑,每月总价六千多元人民币,哪怕林知夏有奖学金,她还是觉得心疼,毕竟她本科的宿舍费一年才一千块人民币。
林泽秋问过她的奖学金够不够,她说够了,但她觉得国外的物价好高。林泽秋便严肃地教导她:“你在外面和同学讲话,别跟人说你嫌这贵嫌那贵的……”
“为什么不能说?”林知夏质问道。
林泽秋语重心长:“有点穷酸,你明白吗?”
林知夏混不在意地笑了:“我才不管别人怎么看我。”
这个回答,出乎林泽秋的意料之外。
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旁观林知夏整理手稿。
电视机正在播放一部名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连续剧。他和林知夏都是看着这部连续剧长大的。剧的配乐一如既往,而他心不在焉,暗暗地想:短短十几年,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背靠沙发,衣领松垮,姿态疏懒。
林知夏扣上件夹,对他说了一声:“明天我和汤婷婷上街买衣服,午不回家吃饭。”
“买什么衣服?”林泽秋顺口一问。
林知夏没有回答。
又过了几分钟,林知夏跑去父母的卧室,声调甜丝丝地和妈妈讲话:“妈妈,明天我和汤婷婷去买衣服,午不回家了。妈妈不要等我了,妈妈先吃。”
“好啊,”妈妈正在卧室里打扫卫生,“夏夏明天晚上吃什么?”
林知夏开始点菜:“红烧鲢鱼,油焖大虾,茭白炒肉丝,可以吗?”
妈妈爽地答应,林知夏更高兴了。
次日一早,林知夏穿上一条月白色连衣裙,特意把头发编得很精致。她戴上一朵深蓝色蝴蝶结,还抹了一点珊瑚色口红,这才出门去找汤婷婷玩了。
今天的汤婷婷也打扮得很亮眼。她和林知夏手挽手走在商业街上,真心觉得她们俩就是整个街区最美的女生。偶尔有男生向她们索要联系方式,汤婷婷就会呵呵一笑,当场拒绝道:“不方便啊,不好意思。”
她们沿街走了一段距离,找到一家口碑不错的内衣店。
林知夏光明正大地走进店内,汤婷婷紧随其后。她小声问林知夏:“你尺寸多少?”
林知夏嗓音更轻地说:“胸围升了一个码,我想在出国前买几套新内衣。”
很,汤婷婷发现了林知夏的神之处。林知夏不愿意亲自试衣服。她只要看一眼内衣的构造,再静静地站立一会儿,就仿佛通过想象力完成了试穿。
“你的大脑里是不是有……3d图像建模技术?”汤婷婷狐疑地问。
林知夏嫣然一笑:“可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