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英雄泪 羽大娘 3545 字 10天前

骤变的局势,快得让潜伏关内的探子错愕,随著错愕升起的,是被瞒骗的愤怒与惊恐。他们居然愚蠢地做了敌人最好的伏兵,传回一个又一个虚假的「真实」……

他们的族人,正骄傲地涌向东晴关,涌向──敌人以逸待劳,已准备了三百多个日子的东晴关。

想发消息示警,却发现才方离开掩饰身分的酒家粥摊,便被常来光顾小店的士兵们挡下,顺服者留,反抗者死。藏於军队里的密探,无一例外地从人群中被拖出,关入没有人知道的密处牢牢看守。

原来从一开始,他们的身分早被知悉,就连与他们接触并有意无意散放「内情」的也都是被训练过的士兵。以为藏在军队里,探知的消息最是真实,却在被俘後知悉,他们所有人看似随意送入的队伍,也被精心安排。

三百多个日子,所有夷东诸郡派来的探子,一个个全活在谎言里。

没有人,真正知道东晴关里的军队,为数多少?领将为谁?补给由谁负责?

以及──中原皇帝,究竟相貌如何?

却,大战在即。

t

t*     *     * *********************

壤埔

壤埔,夷东四郡南端,两境交界之地。

曾经,这里是列辰的最後一战。

史册上,这麽记载──

『上兴战火,发兵夷东,列辰为将。战三日,溃败。』

相较史官的粗略一笔,野史口耳相传得多了。说这一战敌我悬殊,出兵三万,沿道逃死者多,真正抵达壤埔之兵,不足一万。夷东发兵五万将其惨烈歼灭,残虐杀死每一个敌人,就连倒下断气的也没放过,砍首断肢,一个活口也没放过。

剩下,大块大块的残躯;剩下,浸泡血水中的断肢;剩下,腐肉发烂的腥臭。

乌鸦万千成群地飞来,扑天盖地犹如黑色的妖魔,以肉为食、以血为饮,循著天地教育他们的法则,用其他生物的死亡延续其族群的生存。

野史末尾,对於夷东一战存有三疑。

一疑逃兵数万闻所未闻;二疑逃走者众却无人知其下落;三疑逃走之兵竟无一人回归故里,不合人情常理。

只是野史终归是野史,口耳相传下谁是谁非又该如何评断?

况且这些疑问也不是没个解释,逃兵毕竟是死罪,即便回归故里也难逃官府捉提,或许这些人是觅了片隐密山头,躲个十几二十年等风波平静後再重出人世,也不无可能。

於是,曾被提出的三疑,被後来更多更大的事件淹没,随著岁月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直到一个人,掩迹潜行来到这块土地。这块,殒落无数将士英魂,断葬列辰一世忠心,让人不禁以泪凭吊的土地──

夷东,壤埔!

英雄泪(61)

(61)

夷东,壤埔

楚云溪掩迹潜行来到两境交界的壤埔,以一国之君踏入交战中的敌方土地,如此风险之举却无人劝阻。这儿,有他必须冒险前来的理由。

壤埔既衔接夷东与中原两境,少不了屯兵与来往贸易的商贾,同样地,也少不了龙蛇混处的复杂。有罪犯、有逃奴,也有被刻意安排长居此地的「普通人」。

此处虽处交界,却非战略的核心。

距离东晴关三日之遥,土地贫瘠养不了田亦活不了牲口,居住这偏僻之地的人口自是一年少过一年。连夷东四郡屯在这儿的兵,也都是些没有身分升不成军官将领的贱民,屯在这里与其说是驻兵,倒不如说是任其生死地扔在此地。这群人在自己的国家为人轻贱,被派来屯兵反而有了自在有了尊严,也因此成就了一群名义上是军兵实际上却更像山大王的势力。

地势上,壤埔除了当年大战的那处辽阔荒地外,东南处接著高峻大山,山脉一路朝东连结直向夷东四郡境内群山。正因为山顶经年罩顶的雪,给了壤埔一条能活人的小河──活了,隐藏於此不足三千的兵。

当年,没有人知道列辰为何不从东晴关直击夷东,却选择拔涉僻地,以壤埔做为最终的戮场。包括列丹弓等人,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除了临行前曾被列辰召入帐内长谈的楚云溪,和最後被父亲交托重任的列丹郡……

当年,据说是被遗弃的兵,藏入了这片土地;据说是弃甲逃离的兵,隐入了这片土地。他们被交付了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一项……得与岁月拼搏的任务……

这些年来,一万的兵凋零得仅剩三千。

岁月,是他们最残酷的敌人,却也只能凋零他们的数量,颓废不了他们赤血忠诚的心。没有人逼他们留在这里,老将军的遗言只盼这步棋能活下他们的性命,只要等到新君即位,他们便能回归故里。让他们违抗四将军和新皇命令坚持留在这片荒地做为隐棋的,是他们的同袍惨死在壤埔,遍地残尸血水的那一幕,更是眼见四将军在尸堆翻寻,却只抱回老将军头颅的那一幕……

『从今天起,我们是兄弟、是家人。我的背,有兄弟守护;兄弟的背,有我守护。』

列家军的誓言,男儿们淌著热泪,在兄弟们的断肢残躯前嘶吼。

他们,没能守护兄弟的背。

却能守住壤埔,等待能替兄弟报仇的日子来临。

t*     *     *

散落在各方的棋,在黑夜的遮掩下汇集,山里头一处天然洞穴便是这些伏兵绝佳的聚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