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2)

只有成瑾会信。

只要稍对成瑾好些,就能轻易得到一片毫不设防的赤诚真心。

当初, 他对成瑾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到此处, 方孝承又呼吸艰难起来,悔恨如冷夜海潮将他没顶。

朝会上, 一夜未眠的方孝承坚定地请回北疆。

数月过去,御医诊断他伤势已经无碍, 皇帝没有理由多留, 只能允了,少不了还要夸赞他为国尽忠之类。

散朝后, 顾太监向皇帝禀报, 说刚刚来信,在狼国王城发现疑似成瑾的人。

“废物!”皇帝勃然大怒,将茶盏砸飞出去,“等你们来说,黄河都干了!”

顾太监忙跪下告罪。

皇帝气得眼前发黑:“立刻传旨, 不许北安侯离京!”

顾太监犹豫道:“用何理由?”

“朕是皇帝, 他是臣子, 朕要他留, 需要理由?!”皇帝厉声道,“若他抗旨——朕不信他敢抗旨!快去!”

顾太监忙起身往外走,却又被叫住:“等等。”皇帝冷静下来,想了想,道,“和他说,东边水寇……不,南边,南边那伙匪乱迟迟不能平定,朕要改派他去。”

方孝承刚要启程,顾太监前来宣旨。他十分惊讶,却不能抗旨,只能急忙入宫询问,不料惊闻皇帝急病发作。

太后心急如焚,对方孝承道:“皇帝突然吐血,御医查来查去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说他是为国事过于耗费心力。唯恐动乱,此事尚不敢对外说,除了你,皇帝再没这么信任的。”

太后也很信任方孝承,见他来了,便让他去见皇帝,她则暂搁这边,去安排别处。

方孝承进去时,恰逢皇帝幽幽转醒,见着他,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与依赖来:“见着你,朕就安心了,就像当年东宫遇难时……”

方孝承忙劝道:“臣斗胆请陛下多歇息,不必此刻追忆。”

皇帝又笑了笑,忽然想起来:“南边你先别去……朕忽然不好,不知轻重,只有你留京镇守,朕才能放心。”

方孝承斟酌一番,道:“陛下多虑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京城不再有乱。”

皇帝自登基后励精图治,好好整治过上下高低,大荣确实比先帝时安稳多了。

皇帝却仍然忧愁:“可朕难忘当日东宫之困,若没有你——”

当时着实危在旦夕,方孝承不是不能理解,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