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从始至终,他都只有自己。

*

作者有话要说:

后半章写得很不得劲,想推翻重写,所以今天的更新比较少,抱歉orz

第63章

成瑾蹲在院里和狗儿玩扔球捡球, 春桃在旁道:“城东庙会好热闹,咱们去看看?”

“不去。”成瑾一口回绝。

春桃叹道:“你都半年没出过府了。”

自那事后,足足半年, 狼国的使团来了又回去了, 成瑾再没踏出北安侯府一步。太后想见他, 他都称病不去。

成瑾理直气壮:“我也很无奈啊, 我好想去江南散心, 可你们说抓到了耶律星连才好让我离京, 却又一直抓不到他。”

春桃劝说:“实在是为了你的安全,暂且就在附近散散心吧。你若不想见人, 便坐马车, 只从窗里看看都好,或者去人少的郊外。”

成瑾反问:“这你就不怕耶律星连伺机劫我了?”

春桃无言以对, 只好闭嘴。

……

如今除了耶律星连未有下落,北境算是平稳了。鸿燕诚心求和, 底下有不服的, 可厌战的更多,便都能压下去。其他方向的疆界亦算平和。

可外定了, 内乱却来了。

次辅孙置长为首的一众文臣提出:现今四海升平, 理应让将士解甲归田,减轻国库负担,增加农地赋税,为开创太平盛世献力。

他们瞅准了最近皇帝与方孝承有嫌隙,特意从镇北军说起。

武将们自然不肯。唇亡齿寒, 若这次镇北军吃了亏, 保不准下回就轮到自个儿了。

今日朝会又围绕着此事一通吵, 依旧没吵出结果来。

散朝后, 一众武将拉着方孝承,边走边骂孙置长那群端碗吃饭、放碗骂娘的龟孙。方孝承没说话,但心中自有计较。

明面上是孙置长领头,可观其形势,显然实际是受皇帝默许、甚至示意的。

他对皇帝太失望了。

不仅公私不分、是非不明,还极无远见。

帝王恐武将功高震主,要守回兵权,属古今常事,可皇帝太迫不及待了,连个迂回都没有,竟打算直接裁军。众将看在眼中,哪有不寒心自危的。

如今方孝承为成瑾之事与皇帝有了隔阂,可为了社稷苍生,他还是得恪尽职守,便私下去提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