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果子,白苏是不会再卖了。三百两的银子,不过是让那些商人还有今年没注意到就遭了栽的桃树种植户放个心罢了。
不过这也算是提醒了白苏,以后做什么事儿还是要多注意一点。在民间本来就有的情况之下,更要深思熟虑,要不然一不小心就要变成与民夺利了。
在从文庙回来的第四天,文庙祝终于上门了。
在六房那边转交了账本,并且商议完所有事儿之后,白苏将文庙祝请到了书房之中。白苏的书房和一般读书人的书房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里面没有太多深奥的书籍,差不多都是启蒙还有石菖蒲现阶段读书需要的资料书。至于角落属于白苏的那个书架上,大部分也都是和医学有关的书籍。
数量,少的可怜。
“还没请问大人,是否要派人去文庙那边协调管理?”
客套的见面礼之后,两个人坐在书桌两对面。桌子上有白苏亲自泡的热茶,用的是别人孝敬上来的好茶叶。
白苏不喜欢喝茶,但茶水用来待客还是很方便的。
“暂时不会,文庙那边还需要庙祝亲自打理几年。之后庙祝如果有属意的人选,也可以自行选择接替人。当然了,如果庙祝要离开望江府或者找不到接班的人,县衙这边到时候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文庙祝坐在对面,端着茶杯沉思不语。表情有点纠结,时不时抬头看上白苏一眼。欲言又止,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白苏心中轻笑,自然知晓文庙祝为何为难。身为一个进士,文庙祝的学识是不容置疑的。这么多年,在文庙那边也很努力的教导那些收养的孩子。
奈何环境不允许,贫穷限制了文庙祝的发展。所以文庙那边的孩子几乎都识的几个字,可就是没办法更上一层。
以前文庙祝无奈,现在随着他年纪越来越大,心中反而越发不甘了起来。当然了,这些都是唐二说的。
最关键的是,文庙那边最近一两年是真的出了几个会读书的好苗子。其中有三个哥儿,现在就在哥儿书院里。
而最会读书的那几个,还不是哥儿。所以在看见那三个哥儿现在取得的成绩,文庙那边的人心自然开始浮动了。
文庙祝就算再怎么清高不问世事,那些收养的孩子也都算得上视如己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自然更是纠结了几分。
文庙祝脸上有了几分羞愧,深呼一口气抬头看向白苏。白苏适时的出声,打断了文庙祝想要说的话。
“只要是望江府内被遗弃的孩子,文庙那边都可以接收。不过只是养活,并不是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我预备从明年开始,在望江府内设置县衙低等书院,教导十五岁一下的孩子识字。”
“……啊?”文庙祝被打断了思路,一下子没跟上白苏的节奏。回过神来,想明白白苏在说什么,一下子眼睛都瞪大了。
“大人是说,让所有孩子都读书识字?”
白苏笑着摇了摇手,否定了文庙祝的话。“让我管所有孩子这一点,还是有点不现实的。”
虽然被人否定了,但文庙祝对这话却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农户人家,全家人一起供养一个读书人,都能供的家境凄惨,就更不要说什么大手笔的负责整个望江府的孩子全部读书的事情了。
就算白苏再有钱,……嗯,貌似以白大人三个月赚了五十多万两的能力还真不是太大的问题。
文志豪尴尬的扯了扯嘴,觉得自己有点想当然了。就算白苏有钱,人家也没必要在望江府投这么大的血本。更何况以白苏如今如日中天的样子,离开望江府的日子也不会太久。
白苏端着茶杯向后靠了一点,目光深邃微微眯起。“我准备将每年桃树的收益全部投入到望江府的文教之中,创办的低等学堂也只是负责教导孩子基本的识字和算数本领而已。以我的计算,每个入学的孩子每学年只需要缴纳一两银子的费用,差不多就可以做到收支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