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之后,喊了一声唐一。这个曾经的大内侍卫,现在兼职了白苏管家和传话筒的工作。唐一面无表情的拿了那两张纸去了六房,然后就听见县衙那边阵阵的惊呼声。
没多久,县令大人的公文以最快的速度抄录下来,再由冯苟等人快马加鞭去各个村落宣读。
不用多想也知道,等这个公文全部下发完毕,白苏在望江府的声望将再一次拔高。
也许就像文志豪所说的,白苏距离望江府所有人心中的圣人,也差不了多远了。
文志豪晕晕乎乎激动的难以自拔的回去了,白苏第二天就让所有村长镇长再来了一次县衙开会。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学堂的选址还有修建的。和普通民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学堂只需要盖出一个结实的略大一些的空房子即可。这些可都是为了他们子孙后代做的好事儿,村长和镇长们自然不会扯白苏的后腿。
以一个学堂二十两银子的修建费用,白苏当场就给每个村长还有镇长将工钱发了下去。唯一的要求只有一个,童生考试结束的时候,学堂修建完毕。
公文已经下发下去了,村长们和镇长们带着钱回去了。就算他们自己想要拖工期,村里的人也绝对不会允许的。
和文庙祝商谈的最后,白苏直接告诉对方,文庙那边的孩子现在就可以申请勤工俭学了。文志豪双眼包含着热泪,感动的无以复加。
丝毫不觉得这是白苏缺人手,真真切切的认为是白苏为了让孩子们早点放下心来,到时候能好好的读书。
于是第二天,文庙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来县衙报道。白苏给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摘桃子。摘好桃子之后,清洗干净送回来就行。
九月中旬,几乎所有桃子都已经成熟了。再加上制作果酒也不见得需要全部熟透的桃子,半熟的做出来的也别有一番滋味,所以白苏在摘桃这件事儿上一点多余的安排都没有。
随便摘,洗干净就行。
望江府内有穿越整个望江府而过的河流,本身干净的水源就是望江府内人洗衣洗菜的地方。所以现在洗个桃子什么的,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摘桃子的孩子,白苏每人每天给开了十文钱的工钱,最低要求就是每人拿回来一篮桃子而已。钱不会发给孩子,直接记录在册充入学费之中。
不过鉴于孩子过来的太早,还是一副准备干上一天活的样子,白苏承包了所有孩子的午饭。大米饭馒头管饱,一人一勺红烧肉外加一个炒青菜。
不算太丰盛,可绝对不会饿着肚子。
事情一茬接一茬,白苏以为自己可以轻松下来,没想到反而更忙了几分。找人定做了晾晒果干的架子,足足定制了一百个。上上中中下下六层那种,架子一下子就将县衙堆满了。
后院放不下,直接放到了前院。就连六房那边的中庭院子,也没有被放过。孩子们清洗好拿回来的桃子太多,白苏面无表情的去了一趟六房。
只要是工作不忙的人全部被他抓了壮丁,去帮他切桃子。不需要切的太细,一个桃子切八瓣就行,然后放到架子上晾晒。
一时间,整个望江府县衙都被甜腻的水蜜桃味儿包围了。
白苏是准备做果酒,不是准备做桃干。所以切开的桃子晾晒什么的,也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定制陶罐的工坊从早上开始,就分批给县衙这边送罐子。
定制的架子是为了以后的药材用的,现在算是过度了。送来的罐子在后门外专门搭建出来的大灶上用开水煮过一遍,也进入到了晾晒的工序之中。
等罐子晾干了,白苏这才开始一层果肉一层糖的酿制果酒。其中最关键的发酵好的酒酵自然也是不能少的,白苏木然的弄了一坛之后果断去拉了几个壮丁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