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更是大范围的盐碱化,地处南方所以陶良州的人也都习惯种水稻。可惜了,盐碱化那么厉害的土壤上面还想要种出来大米,基本都是痴心妄想。
改善盐碱地在后世基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最直接的洗地,俗称泡田法。用干净的水源灌溉盐碱地然后不停的换水,直到土壤里面的盐碱含量变少。
可惜这个方法在陶良州完全不适用,陶良州靠海,海水本身含盐度就很高,根本算不上什么干净的水源。就连陶良州百姓喝的井水都带着一点点苦味儿。
白苏是没喝过陶良州的水,但白苏手里有陶良州具体情况报告书呀。
最大的水源不能用,就近打井也不现实,所以泡田法第一个就可以放弃了。
第二种方法算得上中庸,就是深耕。顾名思义就能理解的方法,耕种的时候翻地加深本来只用于地表十几厘米的土壤用于种植,深耕到三四十厘米,将更下层还带着肥力的土壤翻上来耕种。
也许第一年,可能第二年也有用,但到了第三年想来还是会恢复原状。而且陶良州不是突然变成盐碱地的,根据史料记载那边的盐碱地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所以深耕什么的,基本是不现实的。陶良州的土壤盐碱化,是深刻到‘骨子’里的。就算劳民伤财的深耕到了半米,都不见得能翻出来有肥力的土壤。
更何况,那只是一时的解决方法。也许一两年之后白苏已经调任到了别处,再次变得颗粒无收的场面不需要他继续负责。
可白苏受不了那种烂摊子,在他的眼中解决问题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一劳永逸,要么一开始就不管。
半途而废时效甚短的事情,都不是他的选择。
所以白苏最终的选择只有一种 生物改良。
简单的来说,就是给上面种植东西,通过植物本身的能力恢复土壤肥力处理掉盐碱化不能种植的问题。
以后可能还是不能种水稻,可只要能种东西就不会饿死不是吗。
身为一个立志要成为老中医的人,白苏对什么不熟,对中药还是很熟的。身为一个木系异能者,白苏对什么不熟,对植物还是很熟悉的。
在盐碱地上,就算不通过他的超自然能力,本身也是可以种植东西的。只不过那些东西对于南方人而言有点遥远,对于穷的都快要饿死的人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就好比粮食作物里的高粱,在大部分南方人心目中甚至都没有高粱的具体形象存在,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白苏当初所在的星球也是有基本的南北区域划分的,身为一个北方老爷们白苏一直以为西瓜就是在旱地里种植的。在听到南方同袍说西瓜种在水里的时候,整个人生观都开始动摇。等听到南方同袍们询问他们,小麦是不是也种在水田里的时候,还怀疑过西瓜种在水里是开玩笑的。
殊不知在南方很多地方,人家的西瓜就是种在水里的。南北区域的种植问题,就算是在后世科技那么发达网络那么方便的社会都存在盲区,就更不要说古代的封建王朝了。
北方可以种植大米,但南方并不怎么适合种植玉米甚至小麦,更不要说在北方重种植量都不怎么高的高粱了。
起码就种植的生存空间而言,白苏一直觉得北方比南方能好一些。但架不住南方水稻可以一年两季,气候温和环境安全,所以在古代的产量大户一直都在南方。
说的有点远了,目光拉回来还是先想办法改变一下陶良州的情况比较现实。
白苏来之前就已经让人开始开垦海景房周边的土地了,自家房子周围种植的东西自然是美观第一。
所以白苏选择了月季还有向日葵,月季花绕着庄园种植一圈又一圈,向日葵规整成一整片种植。想象着以后月季花开还有向日葵成片开放的场景,光是想想就觉得漂亮。
石菖蒲第二天上学刚走,武亮那边亲自追了过来。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当起了白苏的门房管家。
对于武家,白苏越发的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