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当时店里有不少人,那孙绍祖也不知道避着人,喝的醉熏熏的到药店里给大夫说,‘你这里有什么治花柳病的好药,大爷我急用。’这种不要脸的话也敢当着人说,可不是脑袋进水了。”

众人听了大惊。王夫人剜了他一眼,贾环这才省悟,当着尊贵纯洁的小姐们说这话怪恶心的,只得抱歉地笑笑。李纨赶紧把姐妹们和宝玉带了出来。

然后贾母才问道:“他去药堂买药了?”

“是啊,他走后我问了那大夫,大夫说孙绍祖是出了名的好色贪淫,家里所有女人除了他妈,凡是长得略有人样的全部淫遍,这还不足,还要去青楼找刺激,上回得了脏病大夫警告过他,结果他狗改不了吃那啥,又得上了。”

贾母气得脸色发青,贾环故作不知,又说:“这种暴发户就是那德性,哪天得脏病死了最好,好在咱家的子弟不是这样。”

王夫人脸色也难看,说:“你还不知道,大老爷要把你二姐姐许给那姓孙的了。”

贾环作惊讶状:“哦呀,有这种事?这怎么可能?他和咱家没多少来往,也不知底细,况且姓孙的好淫,也不是什么秘密,大老爷难道会不知?”

王夫人很发愁:“这门亲事老爷极力反对,也在大老爷跟前力谏,说咱家还是与书香之家结亲的好,可是大老爷不听,老太太也是反对的,可是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也不好多说。”

贾环赶紧说:“大老爷只怕是被那姓孙的骗了,二姐姐性子软弱,嫁给武夫还不被欺负死。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老太太不要生气,反正还没下定,觉得姓孙的不好,退了便是,我的同年里有几个年轻未成亲的,我留意一下,嫁给举人进士,比嫁给武官更有前途,何苦找那品德差的,咱家的姑娘又不是嫁不出去。”

贾母听了方有几分喜意,说:“你那一科举人里有年轻长的好的,好好看着,不管他家有没有钱,人好是最重要的。”

“那当然。”贾环心里早有了人选,就是这次乡试考了第三名的刘珂,这人学问好,人也老实。他早就打听过了,刘家家贫,却是清白人家,家风甚好,人口简单,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正适合迎春这样的懦小姐。

赵姨娘得知这事,背地里又在贾环耳边叨叨:“你的同年里有好的,你也先替你三姐姐看着些,倒替别人张罗。”

贾环笑了,上回因赵国基的丧葬费一事,赵姨娘和探春吵了一架,从此很少与她来往,说:“她是主子小姐,既然嫌我这个娘出身低,怕跌了身份不愿相认,我又何必自讨没趣,惹人家不高兴呢。”

可是气归气,仍然母女连心,操心着她的大事,这让夹在中间的他放心许多。

“娘只管放心,三姐姐的事有老太太操心着呢。去年老太太千秋,南安太妃拜寿,要求见姑娘们,老太太不是把史薛林四位姑娘和三姐姐推出来了吗?”

贾环给她分析,南安太妃要求看姑娘,分明有看媳妇的意思,其中史湘云是太妃很熟的,宝琴是订过婚的,宝钗是入宫待选的,林黛玉身子又弱一看就有不足之症。可见老太太真正想推出的人是探春。南安太妃看了也颇满意,听说南安王年轻英俊,也算良配。既然探春的事有贾母操心,那么他只管迎春的事就行了。

迎春自幼养在二房这边,贾赦虽是亲父,对迎春非常冷漠,邢夫人更是不把她当回事,王夫人养她一场,对她倒有几分感情,很不乐意这亲事,只是贾政尚且劝不回贾赦,她也没办法。当晚又把贾环“听”来的消息告诉贾政,贾政又惊又怒,再次向贾赦力谏,可是贾赦使了孙家五千两银子不想还,又收了礼,仍然一意孤行,还嫌贾政多事。

贾环知道大怒,摔了茶杯,骂道:“这个卖女儿的老东西,真以为没人教训得了你么。”

丫头们头一回见他发怒摔杯子,吓得摒声敛气不敢出声。

贾环歪在炕上想了半日,命人把钱槐叫了来,秘密吩咐他一些事,又命人驾了车,持拜贴拜会了何润府上,又去找了陈九成,他如今是举人老爷,出门拜客也可以用大红泥金贴了。

那孙绍祖恶名昭著,只是他才升了守备武官,一般小民不敢惹他,只得忍气吞声。钱槐找到被他害过的其中一家,许给银子,劝道:“你家姑娘被姓孙的凌逼致死,你怎么也不为你姑娘出口气?”

那人害怕孙绍祖威势,不敢上告。钱槐说:“你走着瞧吧,他做的恶事迟早受参劾。”

果然,和陈九成同科的六科佥都御史邹蕴绪上书弹劾孙绍祖淫人妻女,对这种败类,又是根子不深后台不硬的暴发户,御史言官自然严劾之。接着分量更重的参劾也随之而来,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何润也弹劾之,这下子孙家被推到火炉上,受他害的人家看他被御史参劾,胆气也壮了,纷纷到都察院上告,孙绍祖淫人妻女甚至将不从者凌逼致死的事落到明处。

接着京里又有了传言,说荣府贾赦为了五千两把女儿卖给了孙家,否则孙绍祖这么烂,他怎么还不顾老母及兄弟反对要把女儿许配与孙家呢?

甚至还有人写了揭贴,相当于后世的大字报,贴在贾府院墙上讽刺。贾赦弄得灰头土脸颜面丧尽,只得窝在家里不出来。

那边钱槐和孙绍祖的跟班套上了近乎,问道:“你家主子攀了贾家这样的亲事,如今遇上这事,贾府居然一点忙也帮不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