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忽然,佛堂大门突然大开,火把亮起,杨彬出现在门口,身后站了一排佩着腰刀的锦衣卫。看着那人冷笑:“今天晚上你才动手,还真沉得住气啊。”

那人吓得直哆嗦。

一个番役上前禀报:“这人是伺候高太监的小安子,在窗外发现了两截闷香头。”

“这种下三滥的东西也用,真不要脸。”杨彬一脸寒霜瞪着犯人。

小安子吓得抖如筛糠,说:“小的是想来擦桌子上的灰的。”

旁边一个锦衣卫官员踢了他一脚:“猪,真把人当傻子,半夜溜进来擦灰,还把看守人迷昏,居然找这种弱智理由。”

杨彬沉着脸下令,“把他带到北镇抚司,再派人去请小贾大人即刻审讯。”

“大都督,现在是半夜。”其中一个下属提醒。

杨彬说:“就是要他立即审讯,他年纪虽小,心眼子却多,人落在我们手里时间一长,难免他怀疑我们搞名堂。”

第79章 了结迷案新入内阁

锦衣卫是令满朝文武闻风丧胆的群体,一旦出动,意味着有大案发生,意味着抄家灭门,白天上门都能把人吓出心脏病,半夜上门更是把贾府门房吓得屁滚尿流,赶紧奔去梨香院,把贾环从舒适的被窝里叫起来。

贾环揉着睡眼,一听是杨彬找他,知道那人已经进了圈套,赶紧爬起来洗脸穿衣,骑着马直奔北镇抚司诏狱。

贾环进了审讯室,心里感慨,上个月他是在这里受审吃尽苦头,这个月他却是站在审问者的身份审讯别人,人生际遇瞬间两重天,不可捉摸。

嫌疑人吓得脸发白,缩成一团企图缩得看不见。

“你不用狡辩,不久前你在大通钱庄存了笔巨款,是你领一百年月俸也挣不来,如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就可以治你一个死罪了。”

贾环不愿意刑讯逼供,只有言语恐吓,用心理攻势,不许他睡觉也不给他吃饭喝水,磨到第二天半夜,终于那小安子肯招了,招的结果却让人暴跳如雷,他居然说是萧景指使的,这话一出来,贾环真想把他的脑袋打成烂西瓜。

可想而知,这事的真正主谋不是萧晨就是胡相爷,得知皇帝立了太子,沉不住气,想指使人拿出诏书来看一看,然后再悄悄放回去,没想到计划不如变化,看守太庙的大内侍卫机警,当晚就发现了有人进入窃取诏书,于是主谋使出后招,密令小安子万一事败就推在萧景的头上,现在,萧景喊冤都不能取信于皇帝了。

嫌犯一落网,杨彬立即将人看押,并当夜叫他过来提审,意思是脱离嫌疑,表明审出来的结果全由贾环一身承担。贾环支着下巴发愁,如果把这混球揍一顿,就算他改口说是别人指使的,也说不清了,别人会怀疑是他刑讯逼供,或诱供,使小安子攀诬。怎么办?

贾环愁得揪头发,把利弊反复斟酌列出,终于下了决心。

上次是你保护我,这次换我保护你。一想到这里,贾环心里有了主意,看着天边微明的曙色,握紧拳头准备拼一把。

皇帝听闻贾环快速破了案,简直不敢相信,忙召他入宫询问。

贾环把供状呈给皇帝看,皇帝看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小安子的供状上分明是写明了受萧景指使。

皇帝对这案子心里有数,左右不过那两个逆子干的,如果贾环呈上的供状是萧晨干的,他并不意外,却并不相信,难免怀疑贾环公报私仇,可是贾环呈上的供状却写着指使人是萧景,这让皇帝吃惊不已。也不想绕弯子,直接问:“你不是萧景的伴读么?怎么把如此对他不利的供状呈上来?”

贾环知道他会这么问,沉稳地回道:“臣是皇上的臣子,自然是一分一毫不敢隐瞒皇上,一切都如实上报。”

这一次,皇帝真的被感动了,上次问贾环是哪边的人,他回说“臣是皇上的人。”皇帝还觉得这小子太滑头了,现在看来这小子还真的很忠心。明明是心向萧景,却仍然把不利于他的供状如实呈上,这份忠心实在令人感动。

但是帝王的多疑还是让他问道:“你认为这事是不是淳王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