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当然他不知道,宦官这种人在来自现代的贾环来看,其实就是残疾人,除了个别人能受皇帝,绝大多数是很可怜的。

夏秉忠年近半百,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当即感动万分。

贾环写了请安折命人递进皇宫,估计皇帝召见还得过一阵子,趁这空闲到迎宾馆看望那个不列颠的使臣巴加里。

巴加里接到通报很意外,赶紧迎上来握手:“贾阁下怎么突然来我这里了?”

“我来此有事相求,”贾环也握手,“要么叫我贾大人,要么叫阁下,这两个词不可以加一起用的。”

“我的中文已经说的很好,你不要挑刺了好不好?”

两人边走边谈到客厅。这个院子是礼部下属礼宾司管的一处府院,专门接待外国使臣,院宇宽大,种植着各样花草树木,后院的小客厅,外面雕梁画栋,里面是西式洛可可风格的陈设,宾主在沙发上落坐,仆人很快献上茶来。

巴加里喝的是咖啡,贾环说:“我不介意你分我一点喝。”

“你能喝得惯?”巴加里惊讶,这东西他也曾当宝贝一样捧出来请要好的官员喝,但是那些人无一不皱眉咂嘴。

“无所谓啦,本官对外洋一切都抱着新奇的态度,很愿意为促进中外交流做贡献。”

巴加里很高兴,亲手给他也冲了一杯咖啡。贾环端起印着玫瑰花的精瓷小杯,先闻了闻,久违的香味直扑鼻端。

宾主二人边喝边谈,贾环先问:“使臣大人身负帮助传教任务,不知做得怎么样?”

巴加里愁眉苦脸:“很困难,我们的人办善堂,收养孤儿,照顾老人病人,做了许多好事,可是中国人还是不愿接受我们的宗教,有的地方甚至驱赶传教士。”

这种情况贾环早就心里有数,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想当年佛教从外国传入我国时,也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有的朝代还杀僧毁寺严禁传播佛教,经过多年的融合,佛教才在中国大地上扎下根,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个我明白,可是这里的难度超过了我们的预计。”巴加里抱怨道,如果天主教也象佛教那样经过好几百年才能让中华接受,实在是郁闷,他根本活不到见功的那一天。

贾环指点他:“那是因为中国有着数千年文明史,本土思想文化非常强大,比如道教,儒教,再加上佛教,三教合一,共同组成了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除非是一场文化上的大运动使本土思想体系崩塌,否则让他们崇洋根本不可能。

但是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民族,中国人心胸广大乐意与海外文明互补长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非常大,经过最初的排斥,后来不是也接受了佛教吗?所以,你们传教打不开局面,那是你们没有找到好方法。”

巴加里听了眼睛一亮,赶紧凑过身子,问道:“阁下可有好法子助我们传教?”

贾环正等他一问,却不急着说,只给他讲故事:“阁下可听说过西游记,知道孙猴子的故事?”

“我知道,虽然我不认识中国字,但是我喜欢这个故事,经常听戏听说书,让中国仆人给我讲。”说起《西游记》巴加里很兴奋。

“《西游记》是我中华名著,其思想博大精深,你光看热闹不行。”贾环开始传播中国文化,“佛祖想要在东土传经,却不使人把经送上东土,你知道为什么?”

“送货上门总有求人的意思,不如打出广告让买家上门买货。”巴加里办通商已久,看得很清。

贾环笑了,想不到洋夷有如此头脑。

“这是原因之一,还有一条因素是佛祖上东土传经等于是和道祖抢地盘,太上老君也不是好惹的。所以,佛祖要东土主动上门求他传经,这样即可以使东土人重视,也不得罪道祖,佛道两家相安,才能顺利传教。可是,怎么让中国人主动求上门呢?”

巴加里如小学生般认真听讲,还未传教,就先被中国人洗脑,也不知谁在传教。

贾环停顿一下,继续说:“所以,佛祖把目标瞄准一国之主。首先命观音入大唐,把皇帝李世民勾入阴曹地府,这地府么由地藏王菩萨坐镇,也算是佛派地盘吧。许多冤灵恶鬼纷纷揪住他索命,把皇帝吓得半死,哦,他已经死了,总之把他吓坏了。然后给他好处,增加二十年阳寿放他回阳间。软硬兼施,使皇帝皈依佛门,皇帝感激之下,又怕恶鬼缠身,于是请僧人做水陆道场,大做法事超度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