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皇帝对西洋科学产生了很浓厚兴趣,其实不是因为洋人精确算出星辰运行轨道,而是亚当约翰的化学知识,就是贵重金属与非贵重金属的分离法,贾环直接翻译成中国人容易明白的炼金术,让苦于缺钱花的皇帝兴奋得两眼冒大心,愈发重视洋人。

很快传下旨意,任命沙勿略为钦天监监副,任命亚当为太医院医士的事,群臣不得再有异议。而且允许西洋传教士入驻京城。

巴加里直接向皇帝提出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中外通商之事,以免有事时各部互相推诿,那个神秘无比的“有关部门”死活不出现。

皇帝正对西洋之物感兴趣,也觉得设立一个通商部门管理中外通商以免有事推诿是个办法,便下旨成立一个专管中外通商事务的部门,但是内阁和六部不愿此新部门权利过大,所以只把新部门命名为“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权限只在通商,最高长官为正四品,归属内阁管辖。本来是要把这新部归到礼部的,贾环觉得这样的话新部门地位太低了,提出异议,礼部管国家祭祀和文化教育还有天文台,再管通商税务什么的也太扯了,硬是向皇帝力争,使新部成为一个独立于六部,位在内阁之下的部门。

新部门的最高负责人自然是皇帝和西洋使臣早就属意的小贾大人了,胡有恒不满,希望由他的人任这个位置,但是他的班底没有精通洋务的人,而且骆养性也看出贾环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来跟胡有恒斗一斗,所以也招呼了自家班底为贾环力争,于是,经过一番争夺,新衙门的领导人选无异议的落在贾环头上。

腊月已到,贾环忙得脚打后脑勺,终于赶在年底封印之前把新衙门建立起来,并将下属各职司人员落到实处,设置了清档房,司务处,银库,税务司,翻译局等下属单位,当然要把自己袋里的人安插进去。

贾环这里忙着赶在年前办好新衙门的人员安排和日常执掌,贾府那边也忙着,不是忙着过年之事,如何办理年事有祖上旧例可循,按例去做就是,主要是为祭宗祠的事纠纷。

贾敬死后,主祭的就是贾氏族长贾珍,以下依次是贾赦贾政陪祭,贾琏献爵,宝玉捧香,贾琮献帛等等,能进入正堂献祭的都是嫡出子弟,庶出的只能在外面跟着磕头。

于是分歧开始了,贾琏认为家里好不容易出个能振兴家族的人,怎么可以不让他在里面献祭,贾珍认为祖宗规矩如此,难以更改。

贾代儒也发表意见支持曾经的学生,说:“我们贾氏一门人多,有出息的却没几个,只知吃喝玩乐的人因为嫡出而受到重视,为家族争光出力卖命的却不被重视,这是什么个道理?这样的不公平可是一句祖制如此就能解释得通的?”

事情闹到贾母那里,也很为难,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还是按礼法来。礼法不但是治国之本,也是治家之本,不可乱了礼数。

贾环得知也没有喜怒,他现在已经不会为这些外物影响自己的情绪,只是除夕祭宗祠那天他却是迟迟不到,让所有人在那里等候,贾政急得团团转,一拨一拨地打发人去催。

直到祭祀的吉时快到时,贾环的四人官轿才在众人的等待中姗姗来迟。

贾政也不敢骂他,只埋怨:“怎么才来?”

贾环说:“正忙着公事,才忙完就往这里赶,偏又赶上路上堵塞。”

贾政也不敢说什么,急忙带他进宗祠。院里各房子弟已经聚齐,看向贾环的眼光中都含着羡慕、妒忌和轻视,不甘。贾环恍如不见,施施然走到自己的位置。

礼毕,众人又回荣府给贾母行礼,散了压岁钱,摆上合欢宴,一家人其乐融融。宴到半路,贾环推说身上不舒服,告辞离去,回梨香院和赵姨娘和丫头们吃酒玩乐,自有乐趣。

次日五鼓,贾母率贾家有品级的诰命按品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男人们也按品级着官服,入西华门进宫,在奉天殿前排班为皇帝庆贺元旦。

贾政是五品,贾环是四品,班在他上面,旁边的同僚也不知是巴结还是什么,凑贾政耳边说:“恭喜政公有个好儿子啊,这么年轻就在四品的班上,前途无量啊。”

贾政脸直抽抽,只得干笑一声。

元旦朝贺之礼完毕,皇帝赐宴亲藩及各大臣,礼毕众人散出。

贾府这里天天请人吃年酒,亲友络绎不绝。小贾府里也是天天请人吃酒,以及被人请吃。萧景在乾清宫领了家宴回府,来贺的官员亲友一概不会,立即找贾环过府相会,好久没有单独相处,很想念。贾环却拉着他一起去迎宾馆见洋人。

为了能跟他呆在一起,萧景只得陪他去。

两人并肩坐在西洋合璧式的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