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皇帝很高兴:“听说你有礼物献给朕,如果这礼物不能让朕高兴,朕会罚你哦。”

“皇上见了这礼物一定很高兴。”贾环献上一个信封。

夏秉忠接过来奉给皇帝,皇帝好奇的打开信封,里面是折起来的一张纸,打开纸条一看,皇帝脸色一变,随即恢复正常表情,把纸条扔到脚下的火盆,笑眯眯说:“你这礼物很好,朕很高兴。有赏。”

“谢皇上。”贾环得了赏赐又蹭了皇帝一顿饭,连吃带拿离去。

离宫时萧景悄悄扯过他问:“你那字条里写的什么?”

“难道你猜不出?”贾环朝他使个眼色,“那件事迟早得让皇上知道,晚知不如早知,主动告诉他得了。”

“还是你想的周到。”萧景对他越来越信服。

在夺位之战中,因为那张字条让萧景的份量更加重了,萧晨那这自然不甘心被动,又开始了新一轮动作。

这一年是京察年,官员考核每三年一次,京官的考核叫京察,外官的考核叫大计。依守、才、政、年四格分为一二三四等。一等的可以经引见皇帝后记名,交本官署长官考评,考核合格就有升官转迁的资格。

胡党,骆党就利用这一年的京察展开一轮争斗。本来,往年胡党和骆党都能够遵守官场潜规则,各自瓜分利益,各守地盘,吏部、户部、工部是胡党地盘,刑部、礼部、兵部是骆党地盘,每次京察大计免不了黜免一批官员,争斗过后恢复平衡。

胡有恒知道骆养性是皇帝用来牵制他这个首相的,所以每次明争暗斗,他的目的只是把骆养性压一头,并没有把他彻底除掉的意思。而骆养性知道斗不过他,也不跟他硬斗,双方默契地保持着这种平衡。

可是贾环代表的新势力打破了平衡,他没有力量和老首相斗,必须依靠骆老师的力量,挑着他们两派相斗,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相败俱伤,这样他才能把老胡干掉,干掉了老胡,萧景的储君位置才能坐稳。

要打下敌人的中心城堡,先要攻克城堡周边的要塞,换句话说,就是要除掉敌人头脑,先铲除他的帮手。

于是贾环的攻克目标先瞄向了新任兵部尚书的贾雨村。本来兵部是骆党的地盘,胡有恒力荐贾雨村出任,打破了两位大学士平分六部的平衡。骆养性也默许了他对贾雨村下手,贾环得到有力后盾,开始寻找突破口,正好有人送上门来。

贾环下班回家,就见门口等着一个老嬷嬷,原来是宝钗命人来找他,贾环已经和贾府那边来往不多了,这次见宝钗找他不知何事,待得知是什么事,心里一动,感觉机会来了,朝斗第三箭要开始了。

第99章 两贾相斗香菱为棋

话说薛蟠已经成了亲,娶的是桂花夏家的小姐,这位奶奶了不得,比王熙凤更泼辣更狠毒,连外头的脸面都不顾了,先是压住了薛蟠的气焰,又看婆婆善良可欺,转向薛姨妈宣战,继而向宝钗挑衅,宝钗精明沉稳,不轻易被她激怒,有理有据的以言语弹压,夏金桂才惧她三分。

那夏金桂把薛家弄的鸡飞狗跳,对薛蟠婚前的侍妾香菱更是视为眼中钉,非除之而后快。有一日装病装疯,诬陷香菱用巫术咒她,闹得不可开交,还说了许多不堪入耳的话。薛姨妈气得全身发颤,被闹得实在是受不了,便说:“叫人牙子来把香菱卖了,拔了这眼中钉肉中刺你就安生了。”

夏金桂还是又哭又闹。香菱苦苦哀求泪流成河。

宝钗还能沉住气,劝道:“咱家向来只有买人,哪里卖人,让香菱过来给我作伴就是了。”

于是香菱跟了宝钗,可是宝钗只是暂时保下了香菱,知道夏金桂不会放过她,只好派人去请贾环帮忙。贾环在衙门忙碌,派去的人等不到他,便去请了宝玉。

宝钗埋怨那嬷嬷,叫宝玉过来干嘛,他除了替薄命女流点眼泪,写些感人肺腑的诗词,一点用也没有。

宝玉得知赶紧过来,见香菱病得人事不省,嘴里只含糊着不停的叫娘,可怜一朵鲜花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宝玉伤感不已,将一篇断肠词放在她身边洒泪离去。

贾环后脚赶到,问明情况,略一思索,道:“我把她带走,你只说把她卖给人牙子来,千万不要让人知道把她给我了。”

说毕让人把香菱严密地抬上马车送到自己家里,单独安排一个小院,命晴雯好生照料不要让任何人接近,又叫人请太医。

太医闻得小贾大人传唤,忙屁颠颠的提了药箱过来巴结,见得病的人不是什么尊贵的人,诊疗时也敢放手去做,该用猛药用猛药,该用温药用温药,该用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