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那么臣倒要看看这作者怎么把它掰成喜剧,但是,如果情节太不合理,比如一道惊雷把奸臣劈死了,或是神仙用手指一点让国君悔悟了,这样的烂情节臣是不看的。”

“依你说,如何才能不以悲剧结局?”皇帝还是不肯放弃希望。

杨彬又把文稿看了看说:“依臣看来,这个文不想发展到悲剧,开头要推翻重写,不让国君做出那种事来。只要他做了,则父子之间必然扎一根刺,想恢复到以前父慈子孝实在是很难很难。所以,要想不悲剧,就要推翻开头,让国君抢夺子媳的事不要发生。否则,只要发生了这种事,则结局必是悲剧。”

皇帝苦恼地支着头,良久没有说话,杨彬不敢打扰,在旁边静静地候着。

皇帝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贾环这小子是不是看萧景的太子位已经板上钉钉,所以敢这样毫无忌惮地出难题,现在就急着抱下任皇帝大腿是不是太早了些,朕又不是只有萧景一个儿子。

半天,皇帝才抬起头来,道:“自从那年朕得了疟疾,虽然好了,可是精神愈发不如以前,不得不考虑后事。如今朕只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八皇子才长牙,朕熬不到他长大的一天,目前的选择只有老四和老五两人可选。依卿看来,哪个比较好?”

这种立储大事,杨彬这老狐狸才不敢多嘴,忙跪下说:“皇上龙体康健,老当益壮,现在不必急着考虑后事。”

这话让皇帝心里舒服了些,但是后事还得考虑。轻轻踢他一脚,笑道:“还不滚起来,朕只是问你一句,你吓成这样干嘛?”

杨彬起来说:“立储是国家大事,全凭圣心独断,臣真的是没什么主意,只觉得两位皇子都是天纵英明,雄姿英发……”

“闭嘴,我不是要听你拍马屁,只说这两个哪个更好些。”皇帝不耐烦了。

杨彬老老实实说:“两位皇子真的难分高下,如果皇上为难,可以看皇孙。”

“对啊。”好象黑夜中点燃一盏明灯,皇帝心头一亮,在皇子之间难以决择的情况下,可以看皇孙嘛,哪个皇孙更好就把皇位传给哪个皇孙的爹。

“可是皇孙太小了,看不出什么来。”皇帝高兴完又沮丧起来。

杨彬说:“可以看身体素质嘛,大户人家选儿媳妇也要选身体健康能生子能主持家务的,选储君更要选身体健康的,一方面是为子嗣考虑,一方面也是为了权柄不至下移。皇上想想,若是宝座上的皇帝是个病秧子,没有精力处理国政,必然要将权力交给臣子,臣权大于君权,则太阿倒持,社稷之祸也。”

“说得对。”皇帝点点头,深以为然,权柄必须握在皇帝手里,若是握在臣子手中,则则王莽乱国之祸不远矣。

“老五家的小子还算聪明,可就是身体娇弱,一到秋冬就离不开药罐子。”皇帝对萧晨家的孙子有点不满。

“富贵人家的小孩子不都是娇生惯养的。”杨彬不以为然,“我家的孙子孙女们也是这样。”

“小贾家的芝儿就不是这样。”皇帝反驳,“芝儿也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却很少得病,胳膊腿也比其它孩子有劲,去年冬天比往年冷许多,许多小孩子都病了他却没事。”

“皇上知道小贾大人怎么养孩子的么?”杨彬笑道,“大冬天的还让孩子在外面玩一两个时辰,还不给穿厚棉衣,平时洗脸洗手都用冷水,甚至有时洗澡也用凉水。估计贾芝不是他亲生的,否则他哪舍得这样对孩子。”

皇帝不吭气了,想到贾芝身体强壮头脑敏捷,打起架来一个顶俩,搞起恶作剧也是让大人头疼。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吃亏,与天斗与地斗与臣子斗也是精力旺盛,国家交到他手里让人放心,这样一来,萧景的太子之位不能废。那么,和贾环的关系要重新考虑,为了他导致父子反目,发展成不可挽回的悲剧不太划算。

皇帝带着文稿回到永寿宫,见贾环和小太监在闲聊天,聊得很带劲的样子。

皇帝把文稿扔到桌上,贾环用探询的眼光看着他。皇帝说:“朕仔细考虑,觉着你这文若是想有个喜剧结局,只能把开头推翻重写,不能让国君强夺子媳的事发生。”

“皇上果然圣明,标准的名牌鸟生鱼汤。”贾环一听心里一阵狂喜,大大松了一口气,脸上绽放无比灿烂的笑容,殷勤地凑过来:“皇上看上去有点累,要不要微臣给您揉个肩?”

皇帝有些哭笑不得,这家伙向来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虚伪样,现在却是一脸阳光,这发自内心的欢喜倒真是可爱得让人移不开眼。只是他既然送上门来,不享用一番就过不去了。

“嗯,去倒杯水,再过来揉肩。”

“遵旨。”贾环大声答应着,屁颠颠的过去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