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李寻欢也忍不住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感叹完毕后便邀请他二人一起上路。
人多总有个照应,更何况李寻欢初入江湖,已混出了些名声,接晏慎明上京的人也隐隐听过李寻欢这个江湖新起之秀,在征询过晏慎明的意见后,他们便一道上路了。
李寻欢长于晏慎明,但年纪相差不大,两人相处得还算愉快。
镖局的那位大叔熟门熟路地驾车驶往李府,晏慎明和李寻欢便坐在这辆马车之中。这辆马车后跟着的马车中则载满了寄托着老李探花之欣喜的各类物品。
李寻欢将窗帘子撑了起来,街道上的场景一览无余,喧闹的人声也听得更加清晰。
纵然晏慎明强压着心中的兴奋,一双眸子仍是闪闪发光,眉梢眼角都带着跃跃欲试,李寻乐看到他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且说那晏探花和红袖阁的花魁雨泽姑娘情断义绝,和花姑娘双宿双栖,可谓是多情似无情,白白辜负了雨泽姑娘的一腔情意啊!”
经过酒楼,贴合社会实际取材的说书人正以今年的新科探花为主角,说着他与两位姑娘的爱恨情仇,短短几日已经有了全新的狗血版本。可谓是没有最狗血最恶俗,只有更狗血更恶俗。
那说书人苦练多年,先练的便是声音,其嗓门之大,连晏慎明这般从未练过武的人也听得一清二楚。
两名少年的表情僵在了脸上。
晏慎明:晏探花……不正是他大哥吗?
李寻欢没料到一进京先听到的便是朋友大哥与两位姑娘的风流佳话,心情很是微妙,第一想法便是这晏探花果然不负探花之名。
晏慎明比李寻乐更加心情微妙,一时之间竟然哑然,不知该作何评论。
马车从酒楼前驶过,晏慎明只听了几句,但仅仅几句便让晏慎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两位少年一路沉默着到达了李府。
马车在李府门口停下,李寻欢跳下马车,轻敲大门,等了片刻,有下人前来开门,李寻欢对这个十分熟悉的小厮露出了微笑。
下人们开心地将他二人迎了进去,又让和李寻欢一道的车夫将马车驾入后院。与此同时,有名小厮将剩下的银钱给了镖局的大叔,那是晏良提前给了他,以防晏慎明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到达京城。
晏慎明还在心里想着他大哥的那位“花姑娘”,注意到小厮给出去的银子,便有些为他们家的金库发愁。
虽然知道让人从京城去接他会十分费钱……可这银子已远远超出了晏慎明的预料。
镖局大叔向两位少年翻道别,揣着银子驾车回来了镖局驻地。
李寻欢并未来过京城的宅子,下人们为他二人铺床,他便拉上晏慎明跟了过去。
晏慎明亦步亦趋,同时打量着这院子内的景象,说不上富丽堂皇,却是幽静质朴,行走于其中之时似乎连心也一并沉静了下来。
晏良与李寻乐如今还在翰林院上班,要下午才能回来。
晏慎明得知后心中有点失望,但跟着李寻欢在宅子中逛了几处地方便彻底将那点失望抛之脑后,嗨了起来。
他到底是一个年轻的小屁孩,对没见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与热情的。
王怜花去外面遛了一圈,回来后便见到两个少年蹲在池塘边喂鱼。
晏慎明和晏良的脸十分相似,一张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带了几分稚气;李寻欢一家都长得好,父子三人面上都有着相同的痕迹,更重要的是都有一身读书人才有的儒雅气质。
王怜花远远地望了一眼便笑了。
有的玩了。
晏慎明盯着池塘中游曳的锦鲤,它们姿色艳丽,倏忽而来倏忽而去。李寻欢丢下了一把鱼食,一群锦鲤聚在一起,简直要晃瞎人的眼睛。
晏慎明抓起一把鱼食,试探性地想丢一下,便听见身侧有人笑道:“它们早上已被喂过了,不若晚上再喂吧?”
晏慎明向身侧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身杏色衣衫,笑意盈盈的姑娘。
“你好啊。”
这位姑娘向他打招呼。
*
这位姑娘便是晏慎明在酒楼门口听见的那位与他大哥有着一段情的花姑娘,晏慎明没料到能在这里见到他,李寻欢也很意外。
“我与晏良情投意合,不久便要成婚啦。”
花姑娘神情羞涩,但仍然十分大胆的说出了这番话。
晏慎明讷讷半晌,方才僵硬道:“大、大嫂?”
他心中仍然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以至于话没过脑子便说出了口。
花姑娘惊讶地看着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叫得太早了,我和他还没成婚呢……你若是想叫先叫也无妨。”
晏慎明耳朵涨得通红,花姑娘眼中笑意更浓,轻轻拍了拍他的头,道:“等你大哥今日回来了,想必会很开心吧。”
对,会开心的说不出话来。
王怜花将两个少年忽悠的不知天南地北,当真信了他们面前的这位花姑娘便是晏良的心悦之人。
李寻欢毫不起疑,一来是因王怜花易容技术之高超江湖上少有人能看出,二来他也不认为有人会闲得扮作女子戏弄他们,更何况这位花姑娘在李府中来去自如,想必他大哥也是允许的。
然而,这世上是真有人会闲到扮作女子戏弄人。
王怜花就是个中翘楚。
下午的时候,李寻乐一人回了家,在门口听了消息得知两位少年一起到了这里,心生欢喜,便快步走至院中,却不料见到了一幅几乎闪瞎了他的眼的画面。
院子里摆着烤鱼的工具,三人围在架子旁。
“花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