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规定让众人很不满意,但东西是人家的,自己来白吃白拿,再不知足就很说不过去了。
吃完后,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了。
烤红薯的甜香味不停的往鼻子里钻,他们刚才又亲自品尝了烤红薯的美味,再在这里呆着,简直是自虐。
可是他们还是舍不得离开,就这么站着,闻着香味,看着大家吃得满脸红薯泥。
贾赦摇头,何必呢?
这时,小厮寒玉凑到贾赦的耳边,小声道:“老爷,圣人来了,已经在府里了,一进府,立即就让弟兄们取个烤红薯过去了。”
贾赦眨眨眼,顿时就知道兴宁帝是被什么东西给勾了来的。
皇帝都来了,他们当然不可能再呆在这里开烤红薯取会了,赶快挑了个卖相最好的,用帕子包起来,就这么捧着进了府,果然看见兴宁帝端坐在门房处,把他们家门房挤得无地自容,只能委委屈屈的找了个不会打扰到圣人的角落呆着去了。
兴宁帝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气势感人。
才刚跨进门,贾赦有些懵,看看门内气势十足,鸠占鹊巢的兴宁帝,再看看几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的宁荣街,下意识抖了抖,这么多人,可不能让人知道大启的皇帝陛下微服来此,会死人的!
俗话说“蚁多咬死象”,即使他有再多的神仙手段,也架不住人多啊!
不敢耽搁,连忙恭恭敬敬的把兴宁帝请到了荣禧堂,又吩咐府里厨房,用土豆和玉米红薯做出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来。
贾赦如此上道,兴宁帝心下熨帖,放开了肚子吃了一顿,这才有力气和两位股肱之臣商议事情。
“这便是你前些年让人去海外寻回来的粮种吗?”
前几年,贾赦上窜下跳折腾着派船出海,说是要寻找海外的粮种,当时除了徒钰外,也只有兴宁帝对此事满怀希望,如果真的能成,对大启而言,简直是功德无量了。
只可惜那支船队一去多年,终于在七年前回来了,也果然带回了不少海外的食物种子。结果贾赦见了,十分的不满意,把那些东西拿到了庄子上试种,说是要给这些种子优选再优选,再种,挑出最好,又最适合大启的种子来种值。
这么多年过去了,连兴宁帝都绝望了,将这件事给忘到了脑后,没想到贾赦这么能沉得住气,要不是这场天灾,他贾赦赦是不是就不想拿出来了?
贾赦点头:“到底是从海外番邦弄来的东西,饱腹感十足,还不挑土地,便是山坡沙地也能种,就是味道差了点。这几年臣和手下们没少为改良它们殚精竭虑。好在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废,陛下现在吃到的,已经是臣等目前可能做出来的极致的味道了。”
要不是为了选出高产又好吃的品种,贾赦早就把这两种从海外寻来的粮食推广到全大启了,哪里还能等到现在?
贾赦虽然这么说,内心却是十分得意的,以如今的科技水平,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如果能把这三种粮食向大启百姓推广,能活多少人,兴宁帝比贾赦更明白这些粮种的好处,当即笑道:“明儿朕让皇庄的管事来寻你,你拿出些种子让他们种吧,亩产千斤以上,朕是觉得,还需得眼见为实的好。”
贾赦当然没意见了,他本就是要用这些造福大启百姓的。还有比交给兴宁帝更好的办法了吗?
徒钰笑道:“陛下所言甚是。臣有一言,说来或可与陛下参详一二。”
“讲。”
徒钰道:“这三种作物都是不挑土地的,特别是土豆,比较不挑时节,如今时已近秋,不如把这些番地来的粮种送一些给边军,让他们在山地或是下等田里试种一些。一来此物高产,可以助边军度过冬日粮食匮乏的日子,二则那些蛮子不识此物,南下劫掠时,自然会略过这些,为边军留下口粮。”
“可。”
说完了粮食的事,徒钰又道:“如今因灾入京的流民越来越多,让他们回乡重建家园又不现实,之后几天,来京的流民定然会越来越多,如此下去,怕是要出事。”
一听这话,兴宁帝就想叹气,他也正在为此事发愁呢。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流民的问题可不好解决,弄不好是要发生民乱的。
贾赦道:“这有什么,那些人背井离乡,来到京城,人生地不熟,只为求一个活命的机会,会闹事,主要还是太闲了,成日家无所事事,又能领救灾衣食,一天两天的还好,时间一长,可不就得出事么?只要让这些人忙起来,白天出门上工,夜晚回家,梳洗过后,倒头就睡,哪里还有时间闲出屁来?”
这话得到徒钰的高度赞同:“很是。”
兴宁帝被他两个的说法惊呆了,可是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吗?双手一拍,赞道:“妙啊!实在是太妙了!你们说,如何让那些人忙起来呢?”
贾赦道:“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臣今日施粥赈济灾民,只是救急,这么多流民,咱们可救济不过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难不成,你想让他们付钱?”兴宁帝惊了,他的这位荣国公,不会真这么狠吧?!
考虑到眼前之人是他的顶头上司,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本来已经翻到一半的白眼,又被生生忍住了。
贾赦很想说一句:臣是这样的人吗?!
第53章
他道:“臣自然不会让他们付钱吃饭,那样臣成什么人了?”唉,可怜的陛下,搭档这么多年了,居然还不能猜到他的意图,想给差评怎么破?还是他家亲亲师兄好啊,只需要他的一个眼神儿,就能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多好!
唉叹完,贾赦才又恢复了正经样子来。
“您想啊,京城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住和吃可是两个很大的问题。投亲的且不算,城外那些无亲可投的呢?依臣看,咱们手上有水泥,建个房子的速度极快,不出三五日,一座简单的屋舍就能建好,明儿让顺天府给张告示,招流民建屋,一日两餐,外加两个铜板的工钱,做得好的,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励,如此一来,那些人可不就能忙起来了?”
徒钰补充道:“房子修好了,屋子里的各种摆设,都需要人做,木匠,陶匠,泥瓦匠,绣娘,这些有手艺的人可以另外挑出来,让他们做些桌椅床铺,杯盘碗碟,省得浪费了他们的手艺。”
“而且,不仅需要男工,女工也是需要的,洗菜做饭,缝些被褥之类的,这些活计,想来那些男人是不会去做的。”
兴宁帝静静的听着他们两个人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他都不需要再补充什么了,显然这两个人早就把事情从头到尾考虑完全了。两人所提并无什么不对,只是会动到某些人利益,要知道,流民进城才刚一天,就已经有人伢子和他们接触了。
兴宁帝当即让小太监去顺天府把顺天府尹找来。
“还有五城兵马司。”徒钰补充道。
“对,还有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也让他们一同过来。”
皇帝点了名,几位大人急匆匆就来了。鉴于一会来的人有不少,这个碰头会的时间肯定不短,在他这荣禧堂里开会有些不合适,贾赦干脆带着兴宁帝去了大观园,那里有当初专门留出来的一间会议室,坐等人来。
距离贾赦弄出水泥来得有许多年了,除了铺路和修堤外,还真没有多少人拿它来修房子,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更喜欢老式的房屋一些,就连贾赦自己,也是更喜欢古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