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不再纠结,示意鸳鸯去将备好的见面礼取了来,交给南宫云。
门外传来一阵银玲般的笑声,随着笑声而来的是王熙凤的声音:“哈哈哈哈,老祖宗,客人都上门了,您老还在这里,把琐碎的事丢给咱们,您可真是会享福哟。”
一听这声音,众人就知道是谁来了,林黛玉见南宫云满脸惊讶,知道她心里好奇,出言解释。
“这位是宁府的琏二嫂子,她就是这个性子,最是爽利不过了,等你和她相处久了,定然也会喜欢上她的。”
南宫云点了点头,对林黛玉这个说法很赞同,从王熙凤的说话语气里,南宫芸就对她产生了好感,想来也是个好相处的。
随着王熙凤话音落下,屏风后转过来,两位绝色的宫装美人,左边一位一身淡雅的蓝色,身材娇小,淡雅如菊,模样生的并不十分美艳,气质卓绝,满身书香之气,别有一番风韵,一看便知出身大家。
右边身穿鹅黄衣服的女子就是王熙凤,她生的明艳张扬,仿如神仙妃子,从她进来后,南宫云奇迹般地感觉到,这屋子亮堂了几分。
她小声的和林黛玉说:“她长的真好看。”
林黛玉笑道:“嫂嫂不必妄自菲薄。千人千面,美人风情各异,有人喜欢她那样的,有人喜欢你这样的,各花入各眼,完全不必羡慕她。”
南宫云被安慰到了,确实如林黛玉所说,各花入各眼,王熙凤美的张扬,她美得英气,各有各的特色。
她冲着林黛玉这个未来的小姑子,露出的一抹感激的笑,她真的越来越喜欢林家人了。
听见王熙凤的声音,贾母抬头,见王熙凤和小张氏进来,笑道:“我如今年纪大,精神越发短了,这种大的赏花宴,可不就得指望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么?再说了,以你二人的能力,不过是一场赏花宴,难不倒你们,你们办事我放心。”
说完,贾母看向南宫云,指着小张氏和王熙凤对她介绍道:“这是你宁府的两位嫂嫂,都是极好的,往后若是有事,直接来寻她二人就行。”
三人相互见礼,王熙凤拉着南宫云啧啧笑道:“我听闻妹妹出身武林世家,之前我便十分好奇,一位武功高强的侠女会是什么模样,如今见着了,才知道什么叫做英气勃发,威风飒飒,真正是开了眼界了。”
南宫云笑道:“琏二嫂子过奖了。”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南省俗称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行。”
一番话说的众人都笑了,刚见面时的拘谨也都消散了。
这次贾家的菊花宴,目的不仅仅是贾母想见南宫云,毕竟在贾母眼中,南宫云只是个外人,出身低微,还没那资格让她老人家放太多心思在上面。
来赴宴的人不仅有各府的千金小姐,还有各家的当家主母。
毕竟贾家除了几位姑娘外,还有几位少爷和表少爷都还没有婚配呢。
现在的贾家和原著里的贾家天差地别。
如今的贾家简在帝心,荣国公贾赦更是皇帝的心腹,伴侣还是手握重权的忠瑞亲王,贾家的姑娘少爷,在婚姻市场上,抢手的很。
京城这些家中有适龄男孩女孩的人家,接到贾家的菊花宴帖子,没有人舍得往外推,有些没资格接到帖子的,甚至想方设法,求爷爷告奶奶,就想求一张荣国府的菊花宴贴。
有些人,抢得都快打起来了呢!
☆、第104章
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家, 听说林家的长子林瑾,看中了一名江湖女子,对这名女子极为喜爱, 带回家中见家中长辈, 过几天便是林家大郎的定亲礼了。
听说那位姑娘出身武林世家,这样的出身, 在一般人看来,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但是反过来一想,那姑娘有这样的出身, 都能够得到林如海的同意,如果是他们家的女孩儿, 能够得到贾家少爷们的喜爱, 即使出生差了一些, 肯定也能心想事成的。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 贾家的这场菊花宴,想参与其中的人就更多了。
时间不早, 众人简单见过, 贾母就乐呵呵的被几个小辈簇拥着去了大观园。
王熙凤打眼看到薛宝钗,忽然想起一事,走到薛宝钗身边, 握着她的手笑道:“今天一早, 就有小伙计送来几筐老大的螃蟹,那几个小子虎头虎脑的,放下螃蟹就跑了,我寻思着府里并没有采买这种螃蟹,想着是不是送错了。后来才想起来,前儿姑妈说过一嘴, 说是你们家有个伙计,家里就有养这种螃蟹,每年都会给你们家送一些来。我就想着,别是你们家送过来。先前忙的很,也没时间去问姑妈,现在瞧见你,就把这个问题想起来了。你老实告诉我,那螃蟹是不是你家送来的?”
薛宝钗笑道:“这件事问我,你算是问对人了。不错,那螃蟹确实是我让小伙计送过去的。我们家那伙计家里是养螃蟹的好手,今年收成好,螃蟹丰收,除了往处贩卖了一些外,余下的都是自己吃的。那么多螃蟹,他们家一时也吃不完,就往我们家送了许多。你也知道那螃蟹不经放,那么多螃蟹,哪里吃得过来?正好府里办菊花宴,我想着府里上至老太太,下至姐妹们,大伙儿都好这一口,就让伙计送过来了。”
王熙凤合掌大笑,冲着一旁的小张氏笑道:“你瞧瞧,我说的不错吧?果然是宝钗妹妹让人送来的。”
小张氏笑道:“当时你说的时候,我就已经相信了。”她走到薛宝钗身边,抓住她的手,说道,“你费心了,先前我们就想着,既然办了菊花宴,这个时节怎能少了螃蟹宴?只是因着时间仓促,买办们没能找到合心意的,你们家的这些螃蟹,可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薛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若是不够,我们家里还有,到时候尽管去拿便是。”
王熙凤笑道:“有你这句话就好了,你放心,姐姐是不会同你客气的。”
一句话说的众人都笑了。
从荣庆堂到大观园,距离不近,众人又都是身娇体弱的女眷,王熙凤为大家备足了肩辇,贾母、王熙凤、小张氏等人都上了肩辇,林黛玉等人却是不愿意上去。
贾母赶忙招呼:“你们这几个孩子,还呆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上来,是不是又想整什么新奇的东西了?”
林黛玉上前拉住贾母的手,笑道:“还是外祖母了解我们。”
贾母冷哼,佯怒道:“你们这几个小丫头,猴精猴精的,跟孙猴子似,不看着你们点,我怕你们早晚会大闹天宫去。”
贾探春道:“咱们这几个小辈再如何闹腾,也逃不出老太太的五指山呐。”
一句话,逗得贾母开怀大笑,食指轻点探春的额头,笑骂道:“快撕了她这张嘴。”
这时紫绢和莺儿抬着一个箱子过来,薛宝钗笑道:“来了。”
箱子打开时,露出了里面装的一双双像靴子一样的东西,之所以说它像靴子,是因为他有靴子的外表,底下却有四个轱辘,正是轮滑鞋。
作为水泥的“搬运工”,弄出来水泥的贾赦,当然要把水泥用在自家大观园上了。有了水泥路,发展出轮滑鞋,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是贾赦犯懒,一直没有付之行动,只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了百工坊的匠人,让他们去伤脑筋。
匠人们绞尽脑汁,终于在前些天弄出的轮滑鞋,这不,第一批生产出来的靴子,当然是首先供应荣国府了。
姑娘们很快拿起自己的轮滑鞋套上,很轻松的,就在水泥路上翩然滑动。
加了轮子的鞋,其速度可想而知,加上他们身上的衣裙翩然,如果不看脚底下的话,她们这行动之间,还真有点飘飘若仙的感觉。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呆了。
看了许久,贾母突然开口问道:“这又是老大弄出来的吧?”
探春笑道:“老太太英明,这鞋子的主意,确实是大伯提出来的,却是百工坊的匠人师傅们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