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2)

贾赦笑问:“你们谁先上?先说好,热气球承重不高,女孩儿大概只能上六人,男孩子五个,你们自己商量着来。”

林黛玉踏前一步,扬起小下巴,看向自家二哥,娇蛮道:“当然是我们先上啊!哥哥要让妹妹!”

正要开口的贾环:……瞬间把想要第一个体验热气球的想法压了下来。

他家的这几位姐妹,可不是一般人,完全不能以一般的闺阁女子论之。尤记得,当初斗法的时候,这位姐姐,可是一点都不留情面的,他还是不要上前去触霉头了。

在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后,女孩子们拿到了第一次上热气球的机会。

姑娘们嘻嘻哈哈的拉着愣在一边的南宫云,跑向□□。

众人顺着□□爬进篮子,激动的趴在篮子边,向下看着,时不时挥挥手,冲着底下一脸郁闷的兄弟,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都是身上有功夫的人,气球升空不久后,几人就适应了空中的环境,望着远处的山峰,脚下的京城,激动不已,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薛宝钗发现南宫云有些沉默,连忙拍拍林黛玉的手,示意她和自己走到南宫云身边。

“南宫姐姐怎么了?”

南宫云摇头失笑:“没什么,我只是没想到荣国府如此厉害,竟然能想出以火为引,把人送上天的主意来。”

华夏的先民们,对天外之事保持着深深的好奇。

从上古神话中的仙人,到楚辞的天问,再到前朝有人为了能够飞天,在椅子下面绑满火.药试飞的壮举。

从古人对天象和星辰的观测,对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到制出延用几千年的历法,造出专门用来观星的浑天仪,可以说,对天空的向往,刻在了华夏民族的血液中。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愿望,会在他们这一代实现。虽然只是小小的飞到半空,距离真正的飞天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不妨碍大启人对热气球的热情。

她好像越来越喜欢林家的这些远近亲戚了。

☆、第107章

林瑜看着飞远了的热气球, 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

他看了看一旁的贾赦,小心蹭过去,问出心里的疑问:“大舅舅为何不教天下人修行?若是人人都能修行, 飞天遁地都是极容易的,就比如这种能飞天之物,只需要有了飞舟,以灵石驱动,不是更简单吗?”

贾赦看了他一眼, 淡淡道:“这便是你的想法?你会这么想,并不奇怪,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能够修行的人极少, 首先就是需要有灵根。而有灵根之人, 不足万分之一。你别看咱们贾家这么多人有修行资质,主要还是祖上有曾经出过仙人,是仙人的血脉, 后代中有修行资质的人才会有这么多。”

林瑜恍然。

贾赦又道:“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世间的灵气, 已经慢慢在枯竭,照这样的速度,怕是再过不久, 灵气就会完全消失了。若是大启的百姓都走上修行之路,等到灵气彻底枯竭之后,大启又将何去何从?”

“既然如此,我又如何会让大启的百姓走上修行之路呢?华夏自古有一句名言,人定胜天, 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人类的一生,只有短短百年,或许正是因为寿命短暂,他们更容易创造出璀璨的文明,这一点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就能看得出来,你看,不过是短短一年的时间,能够飞天的热气球,就从一张图纸变成实物了。自从百工坊建立之后,做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每一样却都是可以增加人类生活水平的好东西,只要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即使没有灵气,人类也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林瑜佩服极了,果然不愧是他的大舅舅,这长远的眼光,远不是他这个小辈所能比的。

在贾赦和徒钰的有心引导下,大启走上了科技发展的道路。

因为有他们两个在,大启的科技发展,先于欧罗巴,占据了先机,大启的发展一路狂奔,把大启以外的国家甩得远远的。

热气球的出现,引来了京城百姓极大的轰动。

兴宁帝亲自乘坐过后,顺势在一处废弃不用的营地设了一处热气球乘坐点。

京城的百姓,只要出得起一定的价钱,就能上天飞一圈,见识一下大启京城的无限风光。

别说,这个消息一经发出,为兴宁帝的皇帝私库增加了多少收入。

每天数着私库里的银子,兴宁帝手都快要抽筋了,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当然了,如此的好东西,肯定是不供人娱乐的,早在热气球正式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出现前,就已经把第一批送去了北地边郡的军营。

热气球这种东西,在边郡的用处,可比京城有用多了。

皇城墙楼上,兴宁帝极目远眺,一两只圆形的彩色球体,在京城上空遨游。

身后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未等他回身,一个少年的声音响起。

“父皇,儿臣回来了。”

兴宁帝转过身,来人正是中宫嫡子,四皇子徒昀。

兴宁帝不像太上皇皇子皇女一大堆,单单活下来的皇子公主,就有三十多人。

如今兴宁帝膝下活下来的皇子,只有五位。而且这些皇子都是他登基后才出生的。

在兴宁帝还是皇太子期间,他的妻妾也是给他生了几个孩子,若是活下来,如今最大的孩子,也得三十多了。

尤其是皇后的长子,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已经十分沉稳,当年在一众皇孙中,最得太上皇的喜欢。

可惜那个孩子到底命薄,当年一场大火,连同他的其他几个孩子,全都葬身火海。直到他登基成为皇帝,后来生下的那些孩子,才平安的长大。就这,期间也不是没有夭折的。

如今的皇长子,已经二十多岁,早已经出宫建府,娶妻生子,皇孙也有一个了。

兴宁帝一直没有立太子,除了他如今身体还健朗外,也是前面几个孩子实在不如他的心意。

好在皇后终于在经历过丧子之痛后,以三十六的高龄,生下一个皇子,如今长到十岁,终于可以序齿了,就是眼前的四皇子,徒昀。

这个孩子出生的时机,无疑是最合适的。如今兴宁帝年纪渐大,正好是培养接班人的时候。

他准备好好培养这个嫡子,他则趁着身体还健康的这几年,好好发展大启,等到身体不行时,再把一个最好的大启交给后来人,让年轻人继续带着大启发展。

他的规划很完整,他也十分确定自己的计划能够实行。要想实现这个规划,首先,是要给太子找一个老师。

他问徒昀:“上去飞过了?”

徒昀激动的小脸通红,小脸因为跑动,已经被汗湿了,跟着他的小太监全都低头跪在旁边,不敢吱声,就怕圣人一个不高兴,以为是他们拐带坏了他的嫡子,拿他们开刀。

徒昀听见兴宁帝在问,忙不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