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言人则说:“解决生育难题才是根本办法,不要总想着用营销抢夺人口。”
短短一句话就把市长们堵了回去。逆转变异基因并非易事,谁也不知道科学家们何时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只能先邀请煋巢将分公司设立在他们的城市,以此减缓人口下降的速度。
理论上来说,现在所有资源都由政府严格分配,人口分布的差异并不会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市长们更多地是眼红城内的社会环境。
到了上下班的点,城内的市中心熙来攘往、车水马龙,人行道边都是脚踩自动平衡车的白领。虽然大家和以往一样神色匆忙,可是城内却永远比其他地方繁荣、热闹——
尽管它只是看起来没有那么空旷。
或许这也是许多人愿意搬到城内居住的原因。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人同自己一样焦虑、孤单,似乎也能稍稍缓解心头的苦涩。
纪弘易记得自己刚刚搬回来时,他的公寓停车场里只有十几辆电车。煋巢大楼旁的写字楼里也是鲜有人员出入,从马路上看过去,好似一栋栋鬼楼。
现在要是赶上热闹的节日,城内还得提前封锁道路,谨防踩踏事件发生。在其他市长看来这可真是个“奢侈的烦恼”。
鉴于煋巢将总部设于城内,这里的仿生人普及率也是全国最高。它们可以是无人超市中的导购,也可以负责公寓的前台工作。仿生人承担了许多维持城市运转的基础工作,不过它们在上市之初的意义依旧没有改变:
仿生人的首要存在意义是陪伴在人类身边。
走在城内的街道上时,经常可以看到陪同主人逛街、吃饭的仿生人。在设计之初它们需要经常充电,受伤时还会露出身体里的零件。科技发展到现在,仿生人有血有肉,而不再是不会流泪、不会流血的机器。
现在仅靠肉眼已经无法分辨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区别。在不采用骨髓测试*的情况下,快速分辨仿生人有两种方法:
一是观察它们的脖子上是否佩戴有体征圈,这是最容易的一种方法。当然不能排除有逃亡的真人类混入城内,不过在强制要求所有公民佩戴体征圈的社会里,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种方法是打穿它们的心脏。仿生人的心脏内含有极其精密的零件,普通的医院ct无法达到鉴别仿生人的目的。为了尽可能多地降低损伤,仿生人的心脏会在受到致命攻击时立即停止供血,进入待机状态。如果有人打穿它们的心脏,它们的创面几乎不会有任何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