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诏狱中有百般折磨人的手段,既能叫外人瞧不出伤口来,又能叫受刑之人生不如死,偏还能好好的活下来。

李君屹总在被折磨得意识模糊之际梦到沈清月,醒来时虽然会忘掉许多,但梦中的感觉还是镌刻在了心里。

如此,倒也不觉得诏狱的日子太难熬了。

他是在诏狱中待了快一个月后才被放出来的。

这还是李太尉与宫中贵妃百般向皇帝求情才得以将他保了出来。

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进去之前穿的那身衣服如今挂在身上空荡荡的,脸色灰白,行销骨瘦,不成样子。

舒氏看到自己儿子瘦骨棱棱的样子,简直悲痛欲绝,又恨其不争:“你当初若是接下懿旨,也不至于受这么大的罪,如今前程毁了,你以后可怎么办?”

李君屹并不后悔抗旨拒婚,只是看着憔悴了许多的父母,心底终是有些愧疚的:“儿子不孝,叫父亲和母亲担心了。”

李太尉负手看着他,终是没说出什么责备的话来,只叹了口气,说:“走吧,回家。”

李君屹在家休养了半个月,才初初恢复了些以前的风姿。

这半个月,府中谁也没有再敢提嘉和公主的名字。李君屹犯下如此大罪,李太尉已经不奢望他还有什么前程,慢慢地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孩子身上了。

他手中尚还有一个荫补的名额,原本舒氏劝说他给沈清月的弟弟沈清才的,李太尉对这个名额也不怎么看重,但是李君屹突遭此难,失了官职,往后再入仕途的希望微乎其微,李太尉便不舍得将这个名额给沈清才了,他更愿意给自己家族中一位资质还不错的侄儿……

舒氏知道他的想法之后,也并未阻拦。

当初她应太后的要求,将沈清月赶出京城,为的是让李君屹和嘉和公主安安稳稳地在一起。如今两人闹成这个样子,已是不可能再破镜重圆,那么沈清月回不回京城,于她来说也没什么关系了。

常氏在李君屹出狱之后的不久,偶然从沈九儒的口中得知了李太尉举荐自家侄儿做官的消息。

她怒从心起,次日便去了太尉府,想要问问舒氏为何不遵守诺言,让李太尉举荐自己的儿子沈清才做官?

舒氏知晓她来太尉府的目的,便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见客。

倒是李君屹听说沈清月的母亲怒气冲冲而来,待在前堂不肯离开,便代替母亲出来见她了。

“沈夫人来府中,不知所为何事?”李君屹见沈清月的母亲满脸怒容,不晓得她因何有这般大的怨气。

常氏见他竟然出来了,冷笑一声:“你母亲躲着不肯见我,我和你说道说道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