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正自纷乱,门外,弈延推门而入,一眼就看到了面前的棋盘:“主公!要对局吗?!”
“嗯,今晚只手谈一局。”梁峰笑着用手指点了点棋篓。
弈延立刻上前一步,跪坐在了书案另一侧,持白落下座子。梁峰浑不在意,捻起一枚黑子,放在了对角位置。他用的一直是后世标准的落子手势,白皙纤长的手指夹着黑色的棋子,更衬的那双手莹润如玉。弈延的目光不由自主望了过去,不过很快,他便强行收敛心思,仔细研究起了棋局。
绿竹看了看对弈的两人,走到了一旁,斟上茶水。满室清幽,茶香怡人,偶尔几声清脆落子声响,让人心神俱静。绿竹轻手轻脚奉上了茶汤,再次坐进了自己那个小小角落。这样,确实足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一直有人说“医生”这个词,呃,这真是个古代官职,唐代出现的唐代太医署类似于现代的卫生部,其行政长官为太医令(从七品下)二人,佐官为太医丞二人,医监四人(并从八品下),医正(从九品下)八人等。其下属分科有五,即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药园师,各尽其职。办事员则有府二人,吏四人,以及主药、药童等若干名。医师、医工、医生的称谓(针灸、按摩等仿此),大致体现其医技的优劣高下,犹如现代的医疗卫生职称系列。其考试登用,准考合格则累计改迁。同时,太医署还设置医博士、针博士等及助教若干名,以医术及针术等教授诸生,并建立了分段考试制度,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唐代医学的发展。
以上摘自百度。可以看出医生、医师、博士、助教这类词都是古代就有的官名,西晋确实还没有这样的称呼,梁少只是叫习惯了,但是当时的人听起来也不会觉得很怪。相反叫大夫和郎中就不行了,这两个词还是实打实的官名,而且是实职不是荣衔,不可能滥用。估计到宋代才开始变成日常称呼吧。
第82章 归服
漫漫山道上, 一行人缓缓而行。这里是从司州通往并州的兵家要道, 几十里山路, 直接跨越了巍峨太行。
跟其他几条陉道不同,太行陉乃是盘山而建。羊肠坂道盘绕在山岭之间,脚下是不足三步宽的湿滑石板, 身旁是枝蔓干枯的参天古树,走在这样的山道中,分毫不容晃神,只怕足下一滑,便要摔落百丈山崖。
身为铜鞮人, 姜达自然知道羊肠坂道。当年秦赵大战, 秦军就是从这古道潜入长平, 击溃赵括主力,大战而胜, 坑杀四十万赵军。百余年前, 魏武帝也曾拓宽此道, 攻伐高干, 夺取并州。然而冬日走在这条道上,所有怀古之情全都烟消云散,只剩下紧张和疲惫。
不过即便如此,跟在身后的流民,依旧安安静静,没有半点喧哗。只因通过前面几座关隘时,那些守兵都不曾为难他们。
莫说这样的兵家要道,就是普通城关,想要通过也千难万难。用刀槍驱赶的,需要交付钱财的,会抓去贩卖为奴的。对于流民而言,关隘便是鬼门关,想要活命,最好绕路。若是运气不好,碰上猛兽、贼匪也是寻常。可是这梁府的兵卒只是跟守关的兵士打了个招呼,众人就穿过关隘,踏上陉道。再怎么艰险的山路,一天便能走完,不到三日就能抵达传说中的高都城,怎能不让人满怀希望?
所以,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诉苦,他们只是跟前面的兵士一样,沉默的走在山路间,只盼能够尽快通过这条险道。
“小心!”
可能是想的有些出神,姜达脚下一滑,立刻被身后人抓个正着。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站稳脚步,喘了口气。
“姜医生可是累了?”张和扶住了他的身体,小心问道。
姜达连忙摇了摇头:“不累,我还能撑得住。”
“那便好。再走十里就是太行关,可以在城中歇息片刻。”
“这些兵士,都不拦流民吗?”姜达忍不住低声问道。
“放心,这是太行关守将的命令。郎主也早就打过招呼了。”张和笑着答道。
听到这话,姜达心中不由一缓,咬了咬牙,继续前行。
山道太过艰险,两个时辰后,低矮城池才映入眼帘。此处因关前有三眼深不见底的天井泉,得名天井关,又称太行关。关在井北,为天设之险,城楼算不得高,但是胜在奇险,当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张和一马当先,来到城下,跟守城兵士说了些什么。不大会儿功夫,城门就吱吱呀呀敞开。
此城甚小,守城的兵士也不多,根本不会让流民们驻足城中,而是大开关门,让流民们通过了关隘,在城外歇息。唯有梁府的骑兵留在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