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1 / 2)

簪缨问鼎 捂脸大笑 2378 字 15天前

听到这一声叹,奕延垂下了双眸:“若我能为主公生子,绝不会让旁人近身。”

梁峰噗的一声笑了:“就算你不能生,也不肯让旁人近身。妒这一字,怕是甩不脱了。”

奕延并不辩解,隔着棋盘,抓住了梁峰的手:“那是因主公和旁人不同。”

其实和旁人不同的人,是你。看着那双火热眸子,梁峰唇边溢出点微笑:“若是男子能有孕,你愿生吗?”

“求之不得!”奕延回答的飞快,毫无停顿。

梁峰笑了:“那便让朕来试试吧……”

可惜,这不是后世。他家发小都能搞出两个孩子,他们二人,却没这可能了。不过这点小小问题,对于梁峰也算不得什么。儿子哪有孙子强?这上面,他是不是又胜了一筹呢?

“是我委屈顺娘了……”出了式乾殿,梁荣忍不住站定脚步,轻声道。

“殿下何出此言?”张婉笑着拉住了丈夫的手,“能入宫侍奉殿下,已是妾最大的福分。更何况,还能得大郎和腹中二郎。妾只是希望殿下能过得舒心一些。”

抚了抚那微微显怀的肚皮,梁荣叹了口气。比起父亲,自己果真还是更幸运些。顺娘这份厚爱,绝不能辜负。

见梁荣面上表情,张婉轻轻捏了捏对方掌心:“天光尚早,殿下陪妾走回去吧?”

“东宫路远……”梁荣有些犹豫。

张婉却笑了:“太医嘱咐了,每日勤加走动,怀中孩儿才能康健。况且有殿下陪着,哪里会远?”

这话说得脉脉情深,如同那温润目光。梁荣也笑了,牵起妻子的手。两人并肩向东宫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写的有点问题,黄河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是安流期,别说泛滥了,连水都有变清的趋势囧……稍稍改了改,还是先治老家的汾水吧。

第370章 安邦(1)

烈日炎炎,水汽如蒸。汾水岸边, 修堤的民夫、工匠都在拼死赶工。自冬日水浅时, 河堤就破土动工。三万人几个月劳作, 如今只剩下收尾。不过即便如此,这副场面仍然宏大的让人惊叹。

骑在马上, 太子梁荣微微皱眉:“不至堤岸,不知夫役之苦。裴都水,这河堤, 一月内能完工吗?”

“只要不下连雨, 应当能按时完成。”一旁, 裴若答道。

早已没了当年河东裴氏的高门气度,如今的裴若肤色黝黑, 须短衣陋。若是不知, 还以为是哪家寒门出身的农官。然而正是此人, 五年内修缮了并州境内的汾水河道, 引流理渠,加固河堤, 使得晋阳附近沃土千里, 成为北地粮仓。

去岁平定了雍州, 腾出人力, 汾水南段的治理, 也就成了当务之急。裴若又走遍了平阳、河东两郡,最后拟定出治水方案,上报朝廷。梁荣在计划初始, 就一直用心关注,也早早赶到了平阳郡。不过他的监督之职在验看各郡县粮秣运转,役力征用,弄清楚整个河务的运转过程。因而为了不干涉工程进度,他一直未曾真正来到河边。

现在到了地方,他才觉出自己在纸上所见的,终是浅了。

“若孤早些来河堤就好了。”看了半晌,梁荣叹了口气。农忙季节,如此多人力用在治水之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况且雍州刚刚平复,人丁稀少,还有蝗祸未平。若是他能提前些驻扎堤岸,下面官吏会不会更为勤力,早日完成河工?

裴若却道:“若无殿下坐镇临汾,河务也无法如此顺畅。河工本就是大事,操切不得。”

这是裴若的真心话。太子巡察,意义非同小可。让他留在临汾,督促各级官僚,远比前来河堤视察要管用。汾水南段可是能直入黄河的,一旦汾水、黄河齐齐发水,立刻会危机下游的京师洛阳。因而天子对治汾也更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