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鲜卑两部,高句丽、三韩、倭国使臣。连曾经的丝路,也重新通畅。西域龟兹、疏勒、乌孙、车师等国,纷纷遣使来贺。北至瀚海,南至云梦,东至汪洋,西至戈壁。万里江山万国朝,何等的文治武功?!
然而梁峰的眼中,没有自得和傲慢,平静宛若深潭。一样又一样祥瑞,呈到御前。二千石的高官方能上殿,跪献寿酒。一声声“上千岁万寿”的贺辞,在太极殿的金柱下回荡不休。
巴州收复,徐州攻克,荆州取了大半。普天之下,唯剩江南一隅!
“陛下一匡九合,声被八荒。当改元以贺!”不知是受典礼的刺激,还是舞乐太过激昂,有大臣高声进言。
“开明”这年号,已经用了十载。从区区三州之地,到半壁江山。如此大治,岂能不改年号?
御座上,天子笑笑:“南地未平,何来一匡?开明之治,仍需累功!”
这是什么意思?朝堂文武无不热血沸腾。要南征了吗?!十年积攒,终于理清周边,可以挥师南下了?等到江山一统,大赵将成为大汉之后,又一个可传百代的王朝基业!
剿灭前朝,也将是最大最甜的战果!
“吾皇万岁!”
大殿内外,山呼之声再次响起,伴随着鼓乐,直冲云霄!
大飨从日出延续到日暮,宾客皆欢。当百官散尽时,天子也回到了内廷。
“主公今日饮酒过量了。”奕延接过宫人奉上的布巾,轻轻擦拭梁峰额头渗出的汗水。
之前出征在外,天子病重的消息并未传到前线。他也是班师回朝,才知道这凶险一幕。自那日起,奕延就未走出宫门,一直陪在梁峰身侧。
“元会嘛,难免如此。”梁峰笑笑,端起案上醒酒汤饮了一口。
就算是天子,对于那些封疆大吏,也要给足面子。子嗣入京,是他们对朝廷的承诺。帝王礼敬,则是朝廷对他们的信赖。只有中央和地方关系紧密,政令通达,才能大治。一旦这微妙的平衡失控,立刻就成裂土分疆。
饮下茶汤,梁峰突然道:“晋国王敦篡权,已是大乱。又逢司马睿暴死,幼子登基。如今琅琊王氏分成了两派,王敦和王导反目。南征的时机已到。”
这时间,比预料的要早。
雍州的平定,让关中平原恢复了往日的产出。大量屯兵和均田,进一步促进了中原粮食主产区的复苏。因为就算年年征战,也不乏天灾,朝廷还是备下了粮秣,足够支持大军南征。
舟师这十年来,也新造了千余艘大小船舶。运粮、运兵、水战样样不缺。攻伐雍州和荆州,为水陆配合积累了不少经验。更别说还有驰骋海域的水师战舰。
天时地利人和,尽数占据。南方那小朝廷,本就无法构成威胁,何况内乱频频,争权夺位。
是时候发兵了。
“这一战,定能平复南地。”奕延的声音里,没有太多激动之情。
为了打这一仗,他们已经准备了太久。一步步削弱敌方,只为让这一场大仗,以最小的损耗告终。
每一次拟定计划,都要按照最坏的打算准备。就是晋国全盛时,他们也有七八分把握。而现在,连年灾疫,数载内耗,早已让东晋成了个空壳。能打的将领,被王敦杀的杀,贬的贬,换上了谄媚心腹。而他自己,还要和司马氏夺位,无暇分神。
如此情形,兵临城下,怕是开城献降的都更多一些。何愁不胜?
“可惜,没办法御驾亲征。”梁峰笑着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