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尤物 宴时陈羡 1714 字 8天前

弟弟前半生享了那么多福气,也该够了。

“我知道你有许多事情要问。”

虞思谦摩挲着茶盏,一时之间不知道从何问起,问何事呢,问虞衍为何要与人结党营私,篡位夺权,又想问为何那时候一走了之,这么多年也从来不会往家里修一封书信。

究竟是为什么,但木已成舟,问许许多多,得到了答案又如何。

许是知道他的难为情,难开口。

为了叫虞思谦心安,也为了他能够庇护自己,虞衍很自觉的说出了这些年的过往。

就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声音漫淡,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说。

“早年离家是为了能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也为了救济更多的人,村里的大夫不能再教会我许多了。”

他还记得最初的想法。

时时刻刻都记得,但是记得又有什么用呢。如今的他,已经不是从前的虞衍。

篱笆书下的少年,救死扶伤的心愿,早被这世俗蚕食得一点不剩。

如今活着,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他让我去更远的地方,会有人交给我更多的东西,见的东西多了,自己不用人教,也能收获许多。”

虞衍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他嗅觉比常人更敏锐,自小便能分辨很多的药材。

“当年的事情,你也知道一些,父亲和母亲不愿我出来,即使我跪在面前求他们,他们也不让,没有别的办法,我便私自走了。”

他够狠心,也有骨气。

出去的时候分文不带,也从来没有哭着鼻子回来。这就是虞思谦印象里的兄长,一直那么无所不能。

虞衍走掉的时候,父亲大发雷霆,砸碎许许多多的东西,指着门口说,权当没养过他这个儿子。

虞思谦却因为舍不得他而发起了高热,病了将近半月,才堪堪救治过来。

救济二字,倒和当年的虞衍,挂上了钩。

那时候他的菩萨心肠远扬。一身青衫一块方桌,就在村口的梨花树下坐义诊,从不收一点好处,大家都叫他虞家的男菩萨。

“上京城繁华,我来这里的第一年过得不好,身上行医的盘缠都用光了,在上京城的医馆做学徒,每日替人挑拣药材,给人熬药。”

“第二年年关的时候,机缘巧合下,宫内的太医因为皇帝的病症棘手,出宫寻找一味药材,他看中了我的医术,便将我收在身边,做他的义子。”

他说起义子的事情,语速更快了一些,甚至想要不提,匆匆掠过。但虞思谦都能查到,所以据实相告,会更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