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后来下个星期,陆沉过来的路上既是高兴,又是忐忑。

何安倒是一脸的淡定,不过嘴角微微抿着的弧度,让陆沉很清楚这人的心情应该是很不错的。

“事情还顺利吗?”他坐在沙发上,甚至可以说是专注的看着正在看书的何安。

何安并没有对着他,也没有抬起头,目光转向他。

因此,他看的很仔细,很认真,甚至可以说全神贯注。

当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感情以后,他就无法停止自己的举动,思想,但是他会克制,努力去克制自己的行为。

只是,没过多久,他就要离开了。

也许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

或者说,再次相见的时候,也许是三十年后。

从学校里的老师了解到的情况,他知道很多学生出国以后便很少在重新回到脚下的这片土地,即使回去,也大多是功成名就,年纪稍大的时候。

而同样,这也是教授们一贯所支持的。

毕竟,脚下的这个国家,还太过弱小,而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是那么多,而所获得的资源又是那么的少,甚至科技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国外。

要想搞研究,走学术道路,想更进一步,就得出国学习。

毕竟,没有足够的声望,没有足够的能力,回到祖国,也并不能给脚下的这个国家带来更多更大的帮助。

“挺好的,那位数学家已经准备给我写推荐信了,不过他推荐我去berkeley,因为他在那里有一个比较知名的数学研究所,他打算邀请我过去。教授说让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何安淡淡回答道。

“这么说,你不去stanford了?”

“可能吧,其实两所学校都在同一个城市,不过berkeley华裔会比较多一些,毕竟是公立大学,教授说我去那里可能更有共同语言一些。而且,如果纯论数学水平和教授来说,berkeley更好。如果不出意外,我应该是会去这所学校。”

何安笑了笑,又有些诙谐的说道。

“而且,一般对比私立大学来说,公立的会比较公平一些。我之前没有很大的把握,所以并没有着重打算去这所学校。没想到运气倒是不错,正好遇上了那位知名的数学家回国了。而且我的那位教授还和他有点小交情。”

“这也算是很幸运了,毕竟说实在的,最初我就是打算去berkeley的,只不过我还没那么大的把握,只能退而求次。”何安眯着眼,竟是少见的开怀。

陆沉只得好好地将这所学校的名字,牢牢地记在心里。

五月底的时候,何安已经顺利地办好了签证。

办签证的那天,陆沉也去了。

确实人很多,大家都忙着办着签证,甚至有着不少上了年纪的女子。

当然,被同学科普过的陆沉也了解了,有很多办签证的人就靠着结婚这一方法出国。

配偶的国籍可以说是丰富多变,有西欧的,m国的,甚至还有墨西哥的。

时间过得是那么的快,以至于六月底时,跟着一起去考托福的陆沉拿到成绩时候都有些惊讶。

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考的不错。

何安看到后,忍不住在心里翻了好几个白眼。

上个月和他练习了这么久,惊讶什么,本来就有这个水准。

那一年的六月初,国家开始在国内多所重点大学试办研究生院了。

这一年的陆沉,很是刻苦,进步飞速,以至于有个一直很看好他的老师联系他,问他有没有留校读他的研究生的打算。

如果是很久以前,他没有遇到那人之前,他想他可能会答应,毕竟这是不错的机会。

只是如今,他却是改变了以前的想法。

他想追逐那人所在的方向,即便希望渺茫。

第13章 第一个世界13

七月底的时候,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上,脚下的这个国家的运动员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那时候,何安收到了来自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录取通知书。

8月的那个下旬,在国内的人们还在为奥运会上女排选手们获得的“三连冠”欢呼时,他却是踏上了大洋的彼端。

去机场之前,陆沉送了一本书给何安。

何安收下了,并且放在了早已准备好的行李箱里面。

上机的那一天,陆沉特意去机场送了何安。

何安的母亲吴碧华也在,看着飞机渐渐走远,陆沉内心不由自主的泛起一阵失落。

转而看着身旁的这位打扮时髦却又沉稳妥当的女士画着淡淡的妆容,面带着笑容,虽然有些隐隐的担忧,但更多的则是欣慰。

陆沉分辨的很明显,那是为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更加出色,取得更大的成就所带来的欣慰。

这让陆沉有点为自己的失落感到可耻。

他本应该是祝福的,或者说是高兴的,可是他却是那么的难过。

还有他送给他的那本书,他知道吗?

应该不会吧,毕竟他放的那么隐秘,也许这一辈子,他都不会发现。

“最近学习怎么样了?应该还不错吧。”回去的路上,身为一个母亲的吴碧华对自己儿子的朋友,这个虽年轻在她看来却很是不错的小伙子关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