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水寒 来生爱 2480 字 11天前

“呵呵……”看水寒合了双目似已睡着,轩辕亦勾了嘴角,拥了偎在自己怀中的小人,躺下,撤了锦被盖了两人。

直到若干年后,与轩辕亦两情相悦的水寒偶尔想起这一晚的事情,才惊觉,轩辕亦第一次正式的告白就这样给他在半睡半醒间华华丽丽的无视了………

--------------------------

庙堂卷

第一章 初春

初春的天气虽是乍暖还寒,冷飕飕的风带着几分凉意,煦暖的阳光却也十分充足,明晃晃的应了一池春水的绿意。

与屋外微凉的天气不同,飞岚皇宫盘龙殿正殿的偏殿内给黄铜炭炉烤的如阳春三月般和暖。早在几年前,这间偏殿便被轩辕亦改成了水寒的书房。殿内的正中摆放了一张覆了粘布的长条大案,案上文房四宝整齐规整,笔海里各式各样各种型号的毛笔应有尽有。案边一只折枝梅花的大瓷瓶,瓶内插了几卷卷轴。案后一张硬木太师椅,覆了坐垫。椅背上雕了一只龙头,两只前爪按在扶手上,成环抱之势。

太师椅后一排巨大的书架把书案和殿内后部的空间隔开,架子上堆满了书籍和卷轴。书架边,窗前放了张琴几,一张乌黑的古琴置于几上,琴尾水色的穗子随着从敞开的窗子吹进来的微风晃动。书架后一张长榻,榻的正中央摆了一张四脚棋盘,两只玉石的罐子置于棋盘之上。榻内侧堆了月白缂丝龙凤纹的被褥和抱枕,显然这榻兼具了休息和下棋双重的功能。

殿中一张长条大案后,这书房的主人,九皇子轩辕水寒捉了毛笔正皱了秀气的眉毛盯了摊在案上的字帖。擎了笔管的手几次试图落下,却犹豫着找不到下笔的方式和方法。这也怪不得水寒,轩辕亦那笔狂傲霸气,率性妄为的草书实在不适合给人当做字帖临摹。犹豫了半晌,水寒最终叹了口气,掷了手中的狼毫转身问立在案边研磨的青年,“喜子,你确定这是父皇送来的字帖,不是他给哪位大人的题字?”

“回主子,这确实是皇上亲自留在书房的字帖,皇上临了还叮嘱了,一定要主子细细临摹仔细揣摩。”喜子见水寒问便低声回应。几年间,原本十几岁的少年也出落成一名俊朗的青年。四品太监的身份也换成了四品侍卫,官职变了,任务却没有任何的变动,依旧陪伴水寒左右,随时听候吩咐。

仔细揣摩?水寒低头看看那满页龙飞凤舞的朱红,饶是跟在轩辕亦身边多年,见惯了亦式草书,眼前的这些字他也只认得差不多一半,要他怎么揣摩?

歪了头想了一下,水寒忽然提高了声音,“父皇在哪呢?”

“回九殿下,皇上现在御书房。”几年的时间,宫内的暗卫都习惯了这父子俩没事父皇找皇儿,皇儿找父皇,自觉的现身在殿内的长条大案前。

“哦。”水寒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那暗卫便重新隐了身形。

水寒知道了轩辕亦在御书房,便卷了那本轩辕亦写的字帖,带了喜子出了偏殿,直奔御书房。

御书房前当值的侍卫和太监们也早就对水寒时不时的来找轩辕亦见怪不怪了,看水寒远远的来了,便都双膝跪了,“见过九殿下。”

水寒点了点头,撩了袍服的前摆,迈上了台阶。身前喜子推了御书房虚掩的殿门,然后闪到水寒的身后。

御书房内,轩辕亦正和朝中两位大臣议事。其中一位大臣是水寒见过的,户部尚书柳如云。一身一品朝服与往日的便服相比倒是多了几分郑重严谨,少了些许倜傥。看水寒迈步进来便撩了袍服向着他双膝跪了,“柳如云见过九殿下。”柳如云身后原本站了个一身四品官服男子,大约十八九岁的年纪,皮肤白皙,手里拿了一本奏折似是正在奏事,看柳如云忽然转身跪了,便收了手中的奏折,跪在柳如云的身侧。

“嗯。”水寒应了一声便往御案走去,“父皇。”

“寒儿来了?”一看见水寒,轩辕亦那微皱在一起的剑眉立刻舒展开来,手肘支在御案上,单手撑了下颌,笑意盈盈的冲他招招手。

水寒见轩辕亦冲自己招手,便走到了御案前。

“早上才别过,这么快就想父皇了?”伸手捏了捏水寒的脸蛋,滑滑嫩嫩的一如从前,轩辕亦凤目一暗。

听轩辕亦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来,水寒先是一愣,接着一张清秀的小脸便垮了下来,憋屈了半天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张张嘴,“你先忙。”

似是从未见过父子俩这般的相处模式,跟在柳如云身后的青年不由抬了头,多看了两眼这传说中备受恩宠,却又从未在外臣中露过面的九皇子。

“呵呵。”看水寒一脸的郁闷,轩辕亦忍不住轻笑出声,示意柳如云身后的那名官员继续。

那官员重新翻开手中的折子,继续奏事。看他奏事,水寒转身带了喜子绕到御书房后面的内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