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2)

魔王级炮灰 非摩安 3933 字 6天前

也因此黎贺约他出去小聚,一般情况下,顾青多数情况下,都是答应的。

至于霍小山和杨心悦会和,还组队去倒斗一事,顾青也是知道的。尤其是他们一队,阴差阳错下倒到了原来的榆林郡去,那儿是霍怀川的埋骨地。

霍怀川当年战死后,尸骨没有运回王城,而是葬在了榆林郡。同样埋骨于此的,还有当时那一役战死的士兵们。顾青作为他们的君王,为了不让他们日后被惊扰,当时的烈士陵,也是花了大力气,请了工匠修筑的。再到现在看记录,那儿是被盗过,但盗贼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而且还被赋予了很传奇的色彩,说是他们的英魂,守护着边疆,被后朝不少皇帝认同,加以看守,还有对地上建筑加以修复。

反正,眼下大家普遍认为那儿的陵墓没有空。

而霍小山,杨心悦和潘昆仑他们,还就稀里糊涂地倒了进去。

这日,顾青去潘家园,和黎贺喝茶。

黎贺在茶道上颇有造诣,烹起茶来,也是很赏心悦目的。这次除了喝茶,黎贺还想请顾青帮个忙。

顾青觉得没什么,就应了下来。

从黎贺店中出来时,天已经黑了下来。这边有几个店,都预备打烊了,不像有的街道,这会儿还灯火通明的。

顾青这迎面就遇到了熟人。

潘昆仑气喘吁吁道:“我说你们俩走慢点啊!”

杨心悦折回去:“潘叔,我搀下你吧。”

一旁的霍小山皱眉道:“用得着你假好心吗?还有你也不必跟着我们过来这边吧。”

杨心悦呛到:“这路是你修的吗?潘家园是你家吗?我为什么不能来。”

霍小山低声道:“你这是在偷换概念,我看你其实不信任我们俩。”

“是啊。”杨心悦又去看潘昆仑,很是老成道:“但潘叔您懂我的意思吧,如今这世道就是这样。”

潘昆仑:“……我懂是懂,但你们俩到底吵够了没有啊?之前不是挺默契的吗。”这俩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世有仇,见了面就你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你的。

“哪有。”x2

潘昆仑:“…………”

潘昆仑累得不行,但也不好借人家小姑娘的力,所以就搭着霍小山往前走。杨心悦在旁边虚扶着他,结果往前走了没几步,一抬头就看到站在石阶上的顾青。

影光绰绰,灯火阑珊。

让站在石阶上的顾青,脸庞有种虚感,看不那么真切。但他一双眼睛明亮有神,杨心悦一眼看过去,就心中一凛,她则想了:‘冷不丁的,还怪吓人的呀。’这是认为自己被吓了一下下。

她看到了顾青,霍小山也看到了。

霍小山下一个动作,就是把架着潘昆仑的手一撤,束手站好,就差来个立定稍息了。

“哎呦喂!”

——潘昆仑猝不及防下,胖乎乎的身体往旁边一倒,差点没摔个狗吃屎。

潘昆仑:“???”

第122章 盗可盗(5)

先前提到过, 杨心悦的父亲杨麻子,是霍小山祖父的多年老友。这儿的意思是说他们俩, 在从前是一起倒斗的伙伴。

那时候他们俩也算是他们这一派的中坚人物, 只是后来随着霍老爷子的去世,杨麻子瘸了一条腿,他们俩就此退了下来。而霍小山虽然跟着祖父学过什么, 但之前他一直没有想下地的意愿,再加上随着时代发展,他们这摊子就冷了下来。

到后来,也是霍小山想知道他那梦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才愿意接触这发面。

杨心悦的情况呢, 则是她是想完成她父亲的遗愿。她父亲杨麻子生前,是有教给过杨心悦这方面的知识, 但只是偶尔教她, 并没有想让她下地。等后来杨麻子病危,他那时候神智都不清楚了,却还念念不忘当年一桩旧事,一直念叨了临死前。

和父亲相依为命的杨心悦, 便有心为父亲做点什么。

又正好潘昆仑带着霍小山来奔丧,大家你有心我有意, 也算是一拍即合。

不过他们第一次倒斗, 就见识到了现实多残酷,他们这次差点就折在里头。他们不是阴差阳错地倒进了烈士陵了吗,等他们意识到他们进错地方时, 他们就已经被墓中的机关困住了。

说来那墓中也没有普遍存在着的孥阵,也没有填以流沙,或是灌以水银,乍看起来也好像很简单,但想想几块石头就能将人困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八阵图吧,这墓中的阵只会比这更加神秘莫测。

他们感觉无论他们走了多远,走了多久,就好像永远都不会走到头,可明明在他们的认知中,墓根本没那么大。

起初他们以为是鬼打墙,再破解途中意识到这不是鬼打墙,而且还渐渐意识到这其中是有变化的,也就是说可能他们刚开始破解他们眼前的谜题,这机关因为他们的破解,就开始重新变化,成为新的谜题。

除非是找到阵眼,否则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出去了。

更诡异的是在他们靠蛮力破坏时,墓中有了新的动静。

不是尸变。

而是墓中出现了幻象。

不是他们被什么催眠了,而出现的幻觉。而是那种更像是都市传说的幻象,比如说现代有人说曾在雷雨天,看到某某处有古代士兵列队走过,这人还能将他们穿什么盔甲,带什么兵器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比如说在海上,看到明明早就沉没的巨轮等等。

霍小山他们这次就看到了架着马车而过的虞朝将士,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霍小山就拉着潘昆仑,喊上杨心悦朝着那架马车追去。

再回过神来,他们已经来到了冥殿。

连霍小山自己都非常惊讶。

杨心悦皱着眉,想点明霍小山这么做太莽撞了,就被潘昆仑的呼喊声转移了注意力。他们之前依稀辨认出了这是哪儿,知道这是虞朝的烈士陵,里面埋葬的最赫赫有名的人物,是虞初名将武通侯霍怀川,而一般墓中都会有主人生前的功绩壁画,这次也不例外。

潘昆仑之所以惊呼,是因为他在那壁画上,看到了他家侄子。

虽然杨心悦觉得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潘昆仑滤镜上的,但霍小山自己去看时,就像是中了邪一样,甚至霍小山还顺口就读出了雕刻在最后的祭文,要知道那是用小篆写的。

霍小山还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