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种团?陈双目瞪口呆,可能是因为体院帅哥再多,昌哥性格又太好,他经常忘记这人是体院公认的大帅逼之一。招生简章的模特就是他。
“我哥刚才看完直播还问我呢。”程丹不好意思地说,“他说你的人体让他感觉很好,明天他正好看决赛来,能不能请你当一回美术缪斯。”
“缪斯?”陈双对自己突然成名、突然大受欢迎的氛围很陌生,自己以前都是角落里那个人,就算淋了雨,也不会被人发现,“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屈南笑着推回程丹的手机,“让你哥好好画画,要是需要模特,我给他介绍几个。”
“聊什么呢?都坐下!”黄俊的出现打断了大家的谈笑,“你们还聊天呢,成天没有一点危机感。”
一声令下,手底下这帮运动员全部安静,围着圆桌坐了半圈。几分钟后,剩下的那些也来了,坐满了一圈。
“人来全了,那我就开始说。”黄俊坐在主位上,“昌子,你先分析一下今天的局面。”
“啊?”陶文昌刚坐稳,“局面就是……挺好的,咱们决赛进了6个人。”
“38个中国学生,进了6个,这还叫不错?这叫技术性自杀。”黄俊的音量陡然加大,“事态多严峻你们没看到?8个留学生,其中7个都是今年大一的新生,还有一个查尔斯。查尔斯最高成绩目前是2.22,那7个新生都是第一次参赛,最高成绩还没出现,你们觉得呢?”
大数据横向对比一拉开,所有人都不吭声了。陈双轻轻地呼吸,生怕自己的吸气声大了,把黄俊的火气引到自己头上。
“陈双。”可黄俊还是点了他的名。
“到。”陈双抬起头。
“这次表现不错,能杀进决赛,估计你这次的赛程已经快结束了。”黄俊很客观地评论,“如果决赛一轮游,也别气馁,毕竟你和他们不一样,是新人,主要磨练心态。能不能在心态不稳定的逆风局稳住才是最关键的。”
顾文宁就在陈双对面的位置,瞥了他一眼。
“我知道了。”陈双点点头,教练说得没错,自己就算再神,也要尊重客观规律,不可能越级进步。
“学校的意思是,运动锦标赛给你报上名,重点培养几个资格赛的种子。”黄俊的语气一转,“有没有兴趣?”
“我?”陈双想过,自己如果有幸能打大学生运动会资格赛那就好了,可美梦成真的一刹那他还是不信。
“是,你,再加上你周围这些。不过要冲资格赛就必须留校训练,也就是说,返校后你就不能回家了,衣食住行全部控制在学校手里,你提前和家里沟通好。还有,白洋,你们几个,现在都要做好准备,以后有硬仗要打。”黄俊扫视面前这几位,“别成天摇摇晃晃的,紧张起来,氛围搞起来,知道吗?”
“知道。”白洋擦了擦金丝眼镜,又戴上了。
“那你们其他人呢?”黄俊又问。
“知道!”其他人异口同声喊出口号,包括陈双。喊完之后,他胸口噗通噗通跳,仿佛刚才那声用尽全部力气,把自己给喊缺氧。
但他知道不是,他只是太高兴了。从今天开始,自己不再是小菜鸟了,而是学校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要去摸那块金牌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昌子:你们是不是都忘了我有多帅?
第127章 赛场风云
会议的后半段,黄俊一直在说大学生运动锦标赛的训练订制,说到一半,马子平也来了。
“大家今天辛苦了。”马子平是负责跳高的专业教练,和黄俊不一样,他只负责训练,生活纪律这一块不归他管。
“不辛苦,这是我们本职,运动员这时候就应该辛苦。”白洋代表学生起立问好,又坐下,“明天是一场苦战,黄教练刚刚和我们说过了。”
“确实是苦战。”马子平利用会议室装置将自己的视频资料带来了,“这是我今天录的。查尔斯算是你们的老对手,他的风格大家都清楚吧?”
大二以及大二以上的都点头同意,大一的全部摇头。陈双今天虽然也看了查尔斯的比赛,而且自己就在他后面,离最近。但是短时间内总结一个运动员的类型,非常难。
好在跳高不像球类,还需要了解对手的战术和风格。跳高的目标只有横杆。
“他的优势一直很明显,而且发力点非常高。”马子平说,“现阶段来说,如果在正式比赛对上他,咱们赢的可能性不大。”
“上次屈南夺冠那次,他没有参赛。”黄俊补充,“据我了解,当时他在学校封闭训练,直到上周才可以离校。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校对他重视啊。”陶文昌回答,“能拥有单人封闭训练,可真是下了血本儿了。”
屈南想起了那次比赛,就在陈双去年过生日那一天。他的情绪随着视频资料回放开始沉淀,逐渐往比赛状态里走。很好,屈南,保持住。
“上次比赛,没有留学生。”他忽然说,“除了查尔斯,别的留学生也没有参加。”
“这就是我说的战术了。”马子平点头,“这可能是其他学校沟通过,也可能是偶然,所有的留学生都在集训,春节后全部参赛。”
“这可不是养狼计划,是围剿咱们首体大这块金牌。咱们在这个项目上赢了太多次,有人看不惯了。”黄俊说,“跳高这项目,国外圈都是狼,咱们一直都是羊。现在这些狼已经被引进来了,准备吃了你们啊。”
黄俊的话,像是一个噩耗。所有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不敢放松。特别是这次杀进决赛的6个,白洋,陶文昌,屈南,顾文宁,还有即将毕业的大四方岭,还有很令人意外的黑马选手陈双。危机感成为了一个圈,圈子正逐渐缩小,直到圈住他们每一个人。
“除了查尔斯,其余的外国学生的实力,大卫,丹尼尔,卢卡斯,马克,弗朗切斯科,这些咱们一概不知,只能分析他们的节奏,从中汲取优点,纳为自用。”马子平说,“如果他们其中还有一个最高成绩能超过2.20,那下一届的运动锦标赛跳高金牌,一定轮不到咱们。”
这话已经说得很重了。
2.20和2.10虽然只有10厘米,可是放眼跳高界,这10厘米差距中的人数是几十万。
再放眼国内,运动员基数大,每年体考的学生那么多,每1厘米都要卡掉数不清的人,每升高1厘米也要难倒数不清的人。
屈南的手放在沙发椅的扶手上,不自觉地攥紧它。哥哥当年也是顶着压力上的吧,可是他那样的人,恐怕不会轻易出现了。
“但是大家也别灰心,竞技行业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不退缩,不犹豫,每个人放开了去跳,像陈双那样。”黄俊第一次点名表扬陈双,他受正规训练时间最短,可是很多时候,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巧妙和灵性。
浑然天成的跳高连贯性,在他身上淋漓尽致。他用上的是自己的天性,对身体的使用度和对高度的向往。
“丑话说完了,大家别垂头丧气,精神起来!你们要是萎靡了,防线就破了。”马子平也开始提升语速,“不轻敌,不轻已,才是最平衡的状态。永远可以相信自己的身体,身体是你们一辈子的朋友。”
被表扬了一通的陈双低头抠着手指头,要不是周围还有别人他一定坐在椅子里扭动。这就是比赛的甜头吗?随着横杆的不断提高,积累的是比赛经验,也是自信心。他终于理解昌哥那番话了,比赛多,赢得多,才有信心,信心不是凭空捏造的空中楼阁,要和现实摩擦。
不一会儿,百米冲刺的人回来了,跳高项目散会。和他们擦肩而过时,陈双快速地看了一眼短跑运动员的大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