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我当然知道……”辛评随口说道,不过,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抬起头,看向那个插嘴的人。
“正南兄,你可来了,你给我出个主意,该怎么办?对了,你的病没事了吧!”辛评仿佛有了主心骨,比起审配审正南,他的那点军事本领,根本就不够看,当然要问问对方的想法了。
“唉!辛兄(抱歉,没查到辛评的表字),我才病了几日,你们就捅下如此大的蒌子!……”审配真的是痛心及首,好好在邺城呆着就是了,出去个什么劲儿?这下好了吧,闯祸了!
“我的正南兄,我的审治中大人,现在还是先想想法子吧,对方手里有大公子为质,我们可怎么办呀?”辛评也是冤枉,袁谭那脾气他又能怎么样?谁能想得到对方会有那么多人哪?难不成都是从地里蹦出来的?怎么自己这边就一点察觉都没有呢?
“还能有什么法子?”审配也是无招可支,“守城!至于大公子,就听天由命吧!”
辛评默然,也只有这样了,相比之下,邺城可比袁谭的性命重要的多,不过,这样一来,自家的小命恐怕也和袁谭一样危如累卵了吧!不知道袁绍知道之后会怎么收拾自己,袁谭中虽然不招他喜欢,可总是他儿子呀!
※※※
许成军终于到了,邺城内立刻如临大敌,当然,也确实是大敌,因为杨洱的部队可不只三万,而是六万!四万刀盾手,两万弓弩手。
杨洱看着面前的邺城城墙,心中不甘心,“唉,这次只有放过这座花花大城了!曹操这个混蛋,到时候一定不放过你!”
本来,他在将河内交给张燕之后,就立刻率军秘密地开进了太行山中,在连绵数千里(汉里)的太行山之中,开辟出了一个大大的兵营。这也是许成和他们早早就谋划好的。袁绍以为凭借壶关就能防住太行山,又有庞沛在北方虎视眈眈,而南部是他的老对头黑山军张燕,所以,袁绍根本不可能想得到太行山里面还有一只大军正时刻准备着!
而杨洱呆在太行山中,目的却不是现在的邺城,而是袁绍本人!怎么说呢?袁绍对公孙瓒,胜利以后,当然要回到邺城,可大胜之后,又有谁能想得到在自己家里会冒出个劫道的呢?而那个时候,袁绍大军已是久战成疲,又如何挡得住养精蓄锐已久,如狼似虎的杨洱大军?只要拿下袁绍和他身边的谋士大将,冀州基本上就算平定了,那时候,邺城又算什么?而袁绍的那三个儿子,一个刚愎而不得人心,一个是个武夫,另一个还只是个小孩,又能掀起什么大浪?
本来都计划的好好的,偏偏就出现了变数!前段日子,探子发现袁绍突然又加紧了自己大营的防御,还扩大了斥候部队的规模,并将他们的探察范围扩大了三倍,另外,还专门派别驾王修回到邺城,而王修走后,邺城的城防也加紧了不少,这些情况在冀州一些大城都有上演。
而这一切,据探子回报,都是在曹操的一名使者到达袁绍大营之后才发生的。不久,又得报,袁绍营中有人谈论他杨洱的下落,于是乎,在洛阳的许成就派人来告诉杨洱,原计划取消了!不能冒险再继续实行这个计划,一旦失败,这六万好不容易训练的山地大军,可就白白扔在冀州了,他们以后可还有重要任务呢!
不过,杨洱是什么人?跟着许成这么久,什么都吃过,就是吃不得亏!所以,在不损害大军的前提下,他决定动动手,活动活动筋骨!
怎么活动?当然是趁人家大人不在的时候,打他们家孩子了!邺城里面只有五万大军,守城行,要是知道杨洱的军队数量,打死他们也不敢出来,可许成军出动哪能空手而还,岂不是太没有面子?所以,杨洱就稍稍使了使个点计策,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他还有别的招!可袁谭这小子太配合了,这边一招手,他就出来了,还把邺城的守军带来的五分之一,更好的是他本身,袁家大公子啊,他的到来真是让杨洱感动,这位老兄可比这一万大军金贵多了,所以,在袁谭被俘之后,杨洱愣是把这位袁大公子给羞得差点儿吐血昏了过去。
“把袁大公子请出来和他的属下见见面!”见已经距离邺城不远了,杨洱对身边的士兵说道。
不一会儿,袁谭就被带了上来,不过,他已经是两眼无神,没了一点儿精神!看样子受得打击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