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公以命相逼,皇上,你说我能不进宫吗?”
“以命相逼?以谁的命相逼?”
“我的丈夫、我的父亲,还有朱家上下百三十口人命。”
“朱家?你是……”
“我是朱的女儿。”
“朱?翰林大学士朱?他不是已经斩首示?,而朱家都发配充军,为什么你还会进宫?论理,你该送入教坊,打?官妓的。”
朱夕既不承认也没否认,只是继续说道:“皇上,你知道朱家为什么会被抄家吗?”
“那是朕亲自下的令,朕怎么会不知道?”
“哦?请皇上说说,因为朱夕不清楚我爹为什么会被斩首,更不知道朱家上下一百三十条人命为什么会被发配充军。”
“朱勾结谋逆,意图犯上作乱,还需要问什么原因?”
“勾结谋逆?意图犯上作乱?请问皇上证据何在?”
朱棣一楞,“证据?”
“是,要斩首一个人,总得要有证据,要说一个人谋逆,犯上作乱也得要有证据,请问证据何在?”
朱棣眼睛一瞪,语气顿时冷了起来,“这种事哪需要证据?等到证据确凿时,朕的江山早就不保!”
“难道为了保住皇上的江山,就可以滥杀无辜、栽赃嫁祸,甚至逼良?娼吗?”
“你说什么?”朱棣猛地抓住朱夕的手,“你把话说清楚,什么叫滥杀无辜、栽赃嫁祸、逼良?娼?”
“我爹一生公忠体国,?国家?社稷付出不少心力,却抵不过张昌明的一句话,随随便便找了封信就说是证据,将我爹斩首示?;朱家一家大小殷实诚恳,却流离颠沛,发配充军。皇上,谋逆是何等大罪,怎么可以这样草率处决呢?张昌明说我爹谋逆,皇上就相信了,既然如此,证据呢?请问有人亲眼看见我爹他打造兵器,召集兵马,准备犯上作乱了吗?”
朱棣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因为朱夕这话一句句都像利刃般刺进他心里,他当年就是这样招兵买马,私造兵器,然后一路打进京城取得天下的,所以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怎么谋逆作乱,怎么窃位夺政。
朱夕又说:“皇上,你知道张昌明为什么这么做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朱棣一哼气,“天下是朕的天下,人民是朕的人民,张昌明不?朕,难道还?你吗?”
“皇上真聪明,朱家所发生的这一切确实都是因我而起,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皇上的东厂提督张昌明!”
朱棣心头一震,又是张昌明?他早听朝中很多大臣奏过张昌明的事!但他并不以为意,因为张昌明是为自己做事,既是为自己做事,得罪几个人总是有的,可为什么眼前这个美得不食人间烟火的朱夕也这么说?难道自己真的错用张昌明?
朱棣再开口,口气已经没有那么强烈,“张昌明怎么啦?”
“皇上应该知道张昌明到处强夺民女吧?姿色普通的,就送给锦衣卫,姿色稍佳的,就送进宫伺候皇上,而我就是这样被张昌明找上的。”
这件事朱棣早就知道,只是身?天子,有三宫六院本就正常,而多几个女子伺候又有何妨?因此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张昌明去胡搞!
“皇上知道张昌明为什么这么积极替皇上到处物色美女吗?”
朱棣瞪着朱夕,“你到底想说什么?”
“大凡一个人有了位以后,就会想要权,有了一点权,就会想要更多的权,张昌明正是如此。他是东厂提督,但他觉得自己在宫内无以为援,所以到处替皇上物色美女。表面上似乎是替皇上着想,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只要他选的女子中有一个得宠,那他就如同鱼跃龙门,更接近皇上一步!”
朱棣眼中寒光一闪,因为朱夕蓄所说的全都合情合理,更不是没发生过,否则东汉王朝又为什么覆亡呢?“说下去!把你所知道的,统统说出来。”
“朱家会遭此滔天大祸,正是因为我不肯入宫伺候皇上,断了他鱼跃龙门的大好机会,于是他无所不用其极,想让朱家家破人亡,想让我身败名裂!甚至为了扩张自己的地位权势,设计陷害长孙大人,偷走他的玉印,以陷其入罪。”
朱棣点点头,他早就怀疑长孙洛失印这件事着实离奇,因为长孙洛是他一手提拔出来的,知之甚深,更明白他不是那种个性草率的人,所以他只将长孙洛软禁起来,并没有打入天牢。
他沉声问:“证据呢?”
“证据就是我!”
“你?”
“如果皇上不相信,只要找女官来验身,就知道我是不是嫁过人,生过孩子,再想想张昌明为什么找我这样一个女子进宫,相信皇上应该就会清楚。”
“嗯……”朱棣一沉吟,拍手招来女官,“带她下去验身。”
朱夕起身穿上衣衫,跟随女官进入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