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孙墨尧忍不住指着奔雷说,“果然是骜风的亲儿子,连吃羊腿的那馋样儿都一点没变。”

沈熙哈哈大笑,“你跟他计较什么!”

孙墨尧挠着头发,傻笑着跟在沈熙的身后。

他们第一站自然要回涪陵郡。

而这一路上沈熙也时刻关注着京城的消息,好在京城里似乎没有人察觉到他们已经离开,这才让沈熙松了口气。他们来到一处驿站给丞相写信,好歹还要报个平安。

现在整个舜国老百姓都在说皇上出巡这件事,从决定到出巡不过小半年的功夫,这件事却传遍了整个舜国疆土。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概也只有凉州凤翔府的人才会关心现在的王爷在京城过得好不好吧。

过了半个月,他们来到了涪陵郡。

涪陵王夫妇俩当年被埋在了黔江旁,至于具体什么地方,孙墨尧还是打听了一下。

他们趁着天色还早,来到王爷的墓碑前。有人定时来打理,干净是挺干净,却是有些萧索。

沈熙站在孙墨尧的身侧,本以为王爷会很难过,可他的脸上,却多了一份坦荡与成熟。

正想着,孙墨尧牵着沈熙的手,突然说,“爹娘,这是我这一生最爱的人,今天特地带来给你们看看,你们一定要保佑我们俩,能白头到老。”

沈熙看着王爷,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怔了好半天,沈熙回过神来,他站在那里,认真地说,“是,我也爱王爷,会同他此生此世都在一起,由我来照顾王爷,请二位放心。”

站在一旁的孙墨尧还说,“还有来生来世也在一起。”语气中倒是有不少得意之色。

沈熙瞥了他一眼,继续说:“王妃大人,当年的旧事我们已经知晓,但是没有对外公布,等到百年之后,如此旧事便不会再有人提起,请王妃放心。”

“我母亲不会生这种气的。”孙墨尧捏了捏他的手,“你说的话我可都记着了,以后想要反悔我一定把你压到我爹娘的坟前,要你给他们的赎罪。”

沈熙点点头,“绝不反悔。”

看到沈熙这么认真的表情,孙墨尧的心里突然震了一下,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喜欢错了人,现在越发觉得沈熙这样一个人,能让他得到,真是大概此前做了十世好人,才会轮到他。

沈熙又合了合掌,转过头来看到孙墨尧正在看着自己,他奇怪道:“怎么了?”

孙墨尧呆愣愣地摇了摇头,“没什么,我们……走吧。”

“这么快?你不再待一会儿?”

“不了,来交代一声,还是跟你在一块儿才是重要的。”

说着孙墨尧拉着他的手离开了墓地,回城的路上,奔雷又不知道从哪里蹿了出来,踱步跟在他们的身边。

沈熙掰着手指头算日子,说:“现在已经是五月了,往南去到交州路上就要三个月的时间,等我们回来,希望能赶在冬天最冷的日子之前回到京城。”

孙墨尧捏了捏他的手指,笑道:“如果来不及我们就待在交州过冬,听萧凤儿说,交州到了冬天也如春天般暖和。”

“那万一皇上要回来……”

“不会,我皇兄这个人现在正是一股子新鲜劲儿,今年他刚走肯定不会回来。”

沈熙瞥了他一眼,“你对皇上真了解。”

“咳咳,这个了解是基于对敌人的了解,我倒是宁可不要这个了解。”孙墨尧笑道,“我了解你就好了。”

“你还不了解我吗?”

“算是了解……然而却觉得想要了解的更深一点。”

沈熙又朝他瞪了一眼,不说话了。

一旁的奔雷哼哼了两声,表示对王爷这话有所歧义。

孙墨尧哈哈一笑,把沈熙的手牵的更紧了。他看着前面笔直的田间小路,心想自己一定要与沈熙就像这样,一路走到头都不放手。

从梁州去交州,他们俩一路上走走停停。

没看过的东西多了,新鲜的东西也看得多,沈熙对交州也就没了当初那么大的兴致,但既然是在计划上的,却必然一定要去。

天气越来越热,而他们越往难走,越发感受到了太阳的毒辣。

而且这一路上的风景同北方是完全不一样了,有些树木甚至连沈熙都没见过。

为了行路方便,避免迷路,他们花了点儿钱,跟着一队商人去到交州。

那商人是常常来往于交州和益州,一路上见过的市面自然也比他们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多得多了。

不仅如此,那队商人的眼光特别毒辣,一眼就觉得孙墨尧和沈熙绝非等闲之辈。

可沈熙不想被他们看穿身份,所以硬说自己是孙墨尧的侍从,孙墨尧是他的少爷,他们是偷偷从家里熘出来见识的。

那商人却笑着指向沈熙,道:“你这样子看起来可不像是随从,而且你们俩都是少爷,就是这个少爷……可能比你这个少爷厉害点儿,家里有钱?不像。像是有点儿官家背景的,家里是官从何处啊?”

沈熙笑着摇头,“张老板你开玩笑了,没有这么复杂,少爷和家里都对小的很好,所以惯得我都看不出来是个随从。”

听到沈熙这么说,孙墨尧心里有些不爽,可沈熙却是扭了他好几下,硬是让他不要把话给说出来。

张老板却说,“你就少来了!我看过的人可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才不信呢!”

商队里的其他人也纷纷起哄,“就是就是!你们要是不说实话!后面的路就不带你们啦!”

沈熙的脸不知是被火光给照红的,还是被他们给逼问而红的,他纠结地说道:“不,我们的确是主仆,请各位不要再猜了!”

“不对不对!”张老板笑着摆手,“你们俩肯定是少爷!快说!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