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床榻桌椅,全与古墓中杨过
的卧室相同,只是古墓中用具大都石制,此处的却是粗木搭
成。
但见室右有榻,是他幼时练功的寒玉床;室中凌空拉着
一条长绳,是他练轻功时睡卧所用;窗前小小一几,是他读
书写字之处。室左立着一个粗糙木橱,拉开橱门,只见橱中
放着几件树皮结成的儿童衣衫,正是从前在古墓时小龙女为
自己所缝制的模样。他自进室中,抚摸床几,早已泪珠盈眶,
这时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扑簌簌的滚下衣衫。
忽觉得一只柔软的手轻轻抚着他的头发,柔声问道:“过
儿,甚么事不痛快了?”这声调语气,抚他头发的模样,便和
从前小龙女安慰他一般。杨过霍地回过身来,只见身前盈盈
站着一个白衫女子,雪肤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十六年来他
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小龙女。
两人呆立半晌,“啊”的一声轻呼,搂抱在一起。燕燕轻
盈,莺莺娇软,是耶非耶?是真是幻?
过了良久,杨过才道:“龙儿,你容貌一点也没变,我却
老了。”小龙女端目凝视,说道:“不是老了,是我的过儿长
大了。”
小龙女年长于杨过数岁,但她自幼居于古墓,跟随师父
修习内功,屏绝思虑欲念。杨过却饱历忧患,大悲大乐,因
此到二人成婚之时,已似年貌相若。
那古墓派玉女功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
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
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
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
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
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
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小龙女自幼修为,无喜
无乐,无思无虑,功力之纯,即是师祖林朝英亦有所不及。但
后来杨过一到古墓,两人相处日久,情愫暗生,这少语少事、
少喜少愁的规条便渐渐无法信守了。婚后别离一十六年,杨
过风尘飘泊,闯荡江湖,忧心悄悄,两鬓星星;小龙女却幽
居深谷,虽终不免相思之苦,但究竟二十年的幼功非同小可,
过得数年后,重行修炼那“十二少”要诀,渐渐的少思少念,
少欲少事,独居谷底,却也不觉寂寞难遣,因之两人久别重
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她为大了。
小龙女十六年没说话,这时说起话来,竟然口齿不灵。两
人索性便不说话,只是相对微笑。杨过到后来热血如沸,拉
着小龙女的手,奔到屋外,说道:“龙儿,我好快活。”猛地
跃起,跳到一棵大树之上,连翻了七八个筋斗。
这一下喜极忘形的连翻筋斗,乃杨过幼时在终南山和小
龙女共居时的顽童作为,十多年来他对此事从来没想起过,那
料到今日人近中年,突然又来这么露了一手。只是他武功精
湛,身子在半空中矫夭腾挪,自然而然显出了上乘轻功。小
龙女纵声大笑,甚么“少语、少笑、少喜、少乐”的禁条,全
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小龙女从身边取出手帕,本来在终南山之时,杨过翻罢
筋斗,笑嘻嘻的走到她身旁,小龙女总是拿手帕给他抹去额
上汗水,这时见他走近,脸不红,气不喘哪里有甚么汗水?但
她还是拿手帕替他在额头抹了几下。
杨过接过手帕,见是用树皮的经络织成,甚为粗糙,想
像她这些年来在这谷底的苦楚,不禁心酸难言,轻轻抚着她
头发,说道:“龙儿,也真难为你在这里挨了一十六年。”
小龙女幽幽叹了口气,说道:“倘若我不是从小在古墓中
长大,这一十六年定然挨不下来。”
两人并肩坐在石上互诉别来情事。杨过不住口的问这问
那。小龙女讲了一会话,言语渐渐灵便,才慢慢将这一十六
年中的变故说了出来。
那日杨过将半枚绝情丹抛入谷底,小龙女知他为了自己
中毒难治,不愿独生。当晚她思前想后,惟有自己先死,绝
了他的念头,才得有望解他体内情花之毒。但倘若自己露了
自尽的痕迹,只有更促他早死,思量了半夜,于是用剑尖在
断肠崖前刻了那几行字,故意定了一十六年之约,这才纵身
跃入深谷。当时她想,如果杨过天幸得保性命,隔了长长的
十六年后,即使对自己相思不减,想来也决不致再图殉情。
她说到这里,杨过叹道:“你为甚么想到一十六年?倘若
你定的是八年之约,咱们岂不是能早见八年?”小龙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