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2)

技术型工种 莫向晚 4403 字 6天前

而这部分的外溢知识,是多是少,是详是略,还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这就像是无形的权力,又是他们最喜欢的那份权力。

为鬼神之意做出诠释,本来就是巫祝的本职工作。

“如此,怕是需要不少人手。”

大人已经开始沉吟这件事进行的可能性了。

“怎么,需要经过大王吗?”

纪墨意识到难处是哪里,问道,“大王会反对这件事吗?如果告诉他,他不支持,是否就是公开与鬼神作对呢?”

大王已经不满有巫祝隐约管束,因此对鬼神也有不满,但若要公开与鬼神作对,恐怕他还不敢。

只能说历史渊源,大家都信奉鬼神,突然出现一个不信者,恐怕比异教徒还要讨打,必要公开处置不可。

所谓的“鬼神厌之”可是能够化作实际的攻击力的。

“是,他不敢。”

大人意会到这件事隐含的好处了,把这件事直接上告给大王,大王不敢不同意,而同意了,前段时间通过女巫做出的种种倒行逆施之事嚣张起来的气焰,就像是被敲打了一下,又缩回去了一样。

无形中,也重新溯本清源,让大家明白巫祝才是某种权威,超过大王的权威。

事情开始的时候,纪墨并没有想要借由这件事给大王挖坑,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坑还是存在了,于是,被推入坑中的结果,似乎也不能说是没有预料。

“听闻巫祝之子墨司巫可堪大任,此事,便由墨司巫总掌吧。”

大王的原话是这样的,把这个费力气的事情交给了纪墨来做,隐含的意思又是做不好必然有罚,做好了,赏是不可能赏的,也许会红口白牙地夸一句,多一句都没有的。

鬼神是个双刃剑,巫祝能够以鬼神威慑大王,大王同样敢假鬼神之名来罪责纪墨。

大王没有对鬼神的解释权,很多时候难以这般假名而行,但这次的事情不一样,无形的鬼神,因为立碑之事而成了具体的,假使某座山被纪墨划为某位鬼神的所属,然后山动,又或者发生一些别的事情,山火之类的,是否就能说鬼神不满呢?

以前这样的知识掌握在巫祝的手中,不要说大王了,就是普通人也都不知道那座山是哪位鬼神的所属,对方又是否因为什么不满,全部都是巫祝说了算,可石碑上若是把这部分的事情都写明了,最近的所有事一合计,全没有触动鬼神的禁忌,那就只能是立碑这件事本身引发鬼神不满了。

那么,负责立碑的人,必然要背负这份因为立碑而起的罪责的。

不管此刻的古代有多原始,人的头脑也必然不会真的简单蠢笨,大王的反应极快,竟是超出了大人的预料,一时间没能及时发言,让此事成了定局。

不明真相的大臣只知道派人恭喜,便是有人看到其中的危险处,但事情就是这样,不做不错,做了就有可能错,全无风险是不可能的。

“我已向大王求得人手,若有不是,便是那些人所为。”

大人的后招补足了一些疏漏。

如纪墨这等身份地位的人,他说做什么事,也不可能自己亲自来,立碑这等粗活,更是只能下头的人动手,若有不妥当的地方,他当然可以怪罪下去,层层推诿到具体办事的人身上。

大王若要因此强说纪墨不对,必然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罪责之名只会有名无实,不可能造成实际的损害。

作为巫祝唯一的传人,下一任巫祝,就是大王也不敢弄死,只是趁机打压,弄出一个污名或把柄,便于日后掌控罢了。

纪墨感激大人的这份用心,谢过之后也不耽误,与大人合计立碑之事的具体程序该如何,立碑时候肯定是要有祭祀的,怎样的舞蹈,怎样的流程,怎样的祭品,这种前所未有之事,都是需要提前确定一个规制的,不能随意而为,看在外人眼中,也显得粗陋不堪,那就真的是不敬鬼神了。

第224章

火焰于黑夜之中明亮起来,围绕着火堆腾挪舞蹈的人影被火光拉长,落在四周,像是无数鬼影舞动,冥冥之中,似乎鬼神已经在注目着这里,周围的人尽皆俯首,视火堆如鬼神,只敢看着地上变动的影子,而不敢抬头。

“此山,名慈,母婴怀德,慈育生灵。”

批名的程序跟给人命名的那一套差不多,碗中的水是清水,纸上的字早已写好,清水涂过而变色显现出来。

粗糙的纸张并不是经过制造而得来的,而是通过从一种原料之上层层削片而得来,有些类似于切薄了的木片纸,材质粗糙些,带着草木的纹理感。

轻薄,易碎,并不是承载文字信息的好方法,不易保存。

但这些在巫祝的手中,都会焕发出另外一种用途,缺点也成了优点,不易保存,就更让它的消失显得顺应天命,完成了天启之后的载体,也实在不应该再留存下来,不然,难道要供起来吗?

若是损毁了又算是谁的?

偌大的石碑被立了起来,本来这里面还要有一个供奉祭品的问题,纪墨取消了用奴隶当做祭品的事,而是以偶人为替,用木头雕出人像,对这个时代的工匠来说并不算难。

便是那些奴隶,知道这雕刻出来的木偶人能够替自己一死,也是各个努力,让那木偶人尽可能地逼真。

这种尽可能,真的不太能要求他们的完美了。

人形是有的,面部上的五官也都有,就是有些一言难尽,黑洞洞的眼睛,黑洞洞的嘴,再有两个黑洞洞的鼻孔,于黑夜之中看来,还真的有些吓人。

幸好这些都是要烧掉的,否则还不知道会给后人什么样的启示,恐怕又要被质疑一次古人的审美了。

“大人,这是最后一块儿石碑了,可还需要再准备些?”

说话的是跟随在纪墨身边儿的少年木,是纪墨从随行的奴隶之中简拔起来,当做助手和半个弟子的,从出行那天到现在,掐指一算,也有六年了。

这时间,不长不短,刚好可以更新换代一次。

“暂时不必了,大王继位,咱们也该回去看看了。”

那位提拔女巫不成功的大王,有些喜怒无常,似乎还有残暴之名的大王死去了,死得突然而安静,某一日就没了,消息传过来,队伍之中还简单举办了一次祭祀平息众人心中的躁动,纪墨主持的,他之前学过类似的东西,却没想到这么快会用到,头一次上阵,感觉表现不是太好,好在观看的这些人,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不知道仪式的正确与否。

新上任的大王是那位在外征战期间出生的小王子,今年七岁左右,这样的年龄当大王,权力若不是掌握在朝臣的手中,就是在他的母妃手中,又或者是那位活得好好的女巫手中,这局势,恐怕有些复杂。

纪墨接到的消息是巫祝传来的,令他回去倒不是为了给新上任的大王祝贺,这年代交通不便,等纪墨知道消息再回去,什么都晚了。

让他回去是让他接任巫祝之位的。

大人的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