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个不怎么露面的师父,每次看见,纪墨都有些怕的样子,倒不是他还弄不明白这是个大人物,该亲近讨好,而是对方和公兽的交流,总的说,还是有些玄之又玄,像是能够读心一样,让他有些惧怕。
三阶世界,理论上来说比二阶世界更高吧,二阶世界的大巫都能看出他不是本世界的人,三阶世界的师父,会不会也能看出来?
这种担心一直存在,直到几次相见,发现对方都不会特别对待自己,很是平常的样子,纪墨才想,或者不同之处在于巫祝世界的神奇,一部观想法能够贯穿一阶和二阶的壁垒,现在想来,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纪墨保持着一种稳定提升的速度,很快明白了有关余洋门的一些事情。
师父余洋喜欢住在茅草屋的房子,他自己表示是忆苦思甜,其实,据二师兄私下里吐槽,分明是缺乏搭建技术。
建造房屋可不是垒积木,把木块一根根压上去就能弄好了,四面墙壁不算难弄,土墙术就是现成的,之后再用剑挖窟窿当窗户和门就可以了,头顶上遮蔽茅草顶,也是茅草顶最好用,墙上架上几根木头当横梁,再把草席铺上一张,之后再盖上一层厚厚的茅草,再拿草席盖上一层,石头压住边角,这种不走寻常路的茅草屋就搭建好了。
修仙之人,不惧寒暑,日常的生活舒适与否,其实都用不到多少,睡觉都可以用打坐替代,可想而知的朴素。
大师兄是直接住在山洞里的,长剑挥舞,便能开凿出山洞来了,里面简单放上一张床榻,几个桌椅,再有一个屏风隔绝内外,就可以了。
阵法什么的,不是没有,就是没必要设置,房中啥都没有,设置这些不是浪费资源吗?
连山洞的门都是简单弄了一个结界,里面有人的时候就开着通风,没人的时候就封上结界,免得有一些蛇虫鼠蚁不知畏惧,随意侵入。
二师兄讲究一些,在树上弄了个精致得适合小仙男的树屋,还自己找了花朵之类的装饰,曾被师父说是“鸟建巢”一样。
三师兄学着大师兄的样子也弄了个山洞居住,却更糙一些,就是一个山洞,里头蒲团一放,多余的地方几乎都没有了。
用他的话来说,他和四师兄都是资质不太好的那种外门弟子,本来这辈子都没机会当嫡系,跟着师父出来,其实是想着以后也能当个长老什么的,没想到师父对他们这样好,那他们就不能给师父丢了面子,一定要努力修炼,不能让师父的弟子之中出现短板。
这位可是真正的修炼狂,只要不是师父和大师兄有事情找他出门,他就能够在蒲团上坐到天荒地老。
纪墨在学习说话的时候,被四师兄抱去看过他几次,回回都看见他在蒲团上坐着正在修炼,然后因为四师兄的打搅而无奈跟着说话,他跟四师兄之前同是外门弟子,那时候不怎么熟悉,反而是不约而同跟出来之后,两人才渐渐熟起来的。
真正说来,两人认识的时间并不比别人长,但可能是同为外门弟子的出身,让四师兄觉得三师兄更亲近,更敢于打搅他。
对此,三师兄也心知肚明,哪怕被打搅,说着并不喜欢的话题,也没赶人,依旧听了下去,耐性很好的一个人。
至于四师兄,在前头三位作为样板的师兄都如此艰苦朴素的情况下,他这里也不好铺张浪费,关键是为了建房子把师父师兄都叫来做工,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而单凭他一个,想要弄出好看又舒适的房子来,也有些难。
何况,若是造出好房子来,不孝敬师父师兄,而是自己独享,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于是,他也跟着住了山洞,就是别出心裁弄了个天井一样的室内采光,在采光的下方引入了溪流,弄了一个小小的室内湖泊,真的很小,一张圆桌大小,因是活水,倒也不用考虑清理,看起来还很说得过去。
等到纪墨的教导重任被放在他身上之后,他就往山洞一侧打洞,又给纪墨和小兽准备了房间,本来是要把他们两个分开的,人和兽住在一起,总像是虐待了人一样。
这人还是他师弟,感觉不太好。
但纪墨就是不愿意跟小兽分开,看着小兽被纪墨的双臂勒住脖子还无奈的温顺样子,四师兄也就不执着于把两个分开了,只是拉着小兽念了好一段的居住准则,不许室内大小便,不许到他床上,不许……不许……“不许”了一大堆,让小兽恼得恨不得给他一爪子,这才意犹未尽地停止了说教。
小兽的耳朵都要耷拉得自闭了,它当初到底是为什么要去扑这个人呢?真烦,啊,他可真烦。
兽语的交流显然也有某些优越之处,当时母兽交代得很短,可之后小兽就像是明白了一样,被放开了也不跑,乖乖跟着纪墨一起,每天还必要跑出去一趟,开始纪墨还以为它是偷跑了,想着若是被抓回来怎么办,会不会被惩罚之类的。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小兽的工作了,当天上岗,每天必要巡山一圈儿,它巡逻的范围就是余洋门的门派范围,而它还需要自己解决每日的食物问题,不会有人给它投喂,简直是不包食物的免费安保。
唯一有的好处,大概就是师父给它说的修炼之法。
第366章
当时纪墨被四师兄抱着,却不愿意离开,抓着小兽的尾巴,活像是藕断丝连,师父没在意,直接当着他们的面说了,显然,对妖兽的修行之法,人听了也就听了,总不能照着修炼吧。
纪墨听的时候还不太懂这个世界的语言,只能把听到的所有话语都记下来,等到从四师兄这里学会了语言文字之后,再回忆那段话,觉得这师父未免也有些不靠谱。
他给了修炼之法之后是怎么对小兽说的呢?
“我也不太知道这个适合不适合,你自己练练,要是有问题就停一停,等两年你父母回来再教你,其实,你们这些妖兽不用什么方法也能修炼,我看你天赋不错,说不定自己成长反而更好……”
听听,听听,这叫什么话,简直是把“不负责任”说了个透彻,不保证学会,不保证结果,不保证会不会出问题,反正你要是修炼,后果自负,要是不修炼,估计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反正都会成长的。
学习不学习,一样都会长大。
锻炼不锻炼,一样都能存活。
至于两者之间的差别,谁在乎呢?
小兽当时不知道是听懂还是没听懂,表现出来的就是给了一声长“嗷”,像是在嘲讽对方的本领不强一样。
回应它的就是师父的一拍,直接拍在它的头上,无论它怎么躲,都拍在头上,连续三拍,最后一下小兽都恼了,像是要回击似的抬了抬爪子,最后还是压低了身子,头压在前爪上生闷气,显然对方太强,打不过。
它那宛若小孩子一样的表现,让师父大笑起来:“好好修炼吧,你还小呐!”
恼火得瞪了师父一眼,再站起身的小兽好似威风凛凛一样来到纪墨身边儿,从四师兄怀中挣脱下来的纪墨看着它那被拍得有些凌乱的额毛,憋住了暗笑,赶紧过去舔舔安慰一下,然后,师父再次没眼看地让四师兄把两个都带走了。
安顿下来后的日子还可以,等纪墨完全学会这里的语言之后,他的修炼也提上了日程,这里的修炼方法总的来说还跟纪墨以为的不太类似。
在纪墨看过的有限的修仙小说之中,天赋要有灵根,要分属性,修炼的方法也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倾向,算是修炼条件之一。
四师兄所教授的修炼方法就有些不一样了,没有那么复杂,直接给一本功法长篇大论什么的,总的来说一句话讲完,就是蓄气养气,以气御力。而因为御力所御之力不同,可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向,便有如土墙术,火球术,水龙术,牧藤术,锐剑术等实用法术出现。
也就是说个人的性格爱好什么的,不能成为御力的限制,脾气火爆的人擅长的未必是火属法术,有可能是木或者水这样相反的类型。温和有礼的人,也可能动不动就是一个火球术,用得极为顺手的那种。
修炼过程中,这些都不会表现出来,只会在自身御力的时候呈现出某种偏好,对哪一类的法术掌控高,就可以算是哪一类的属性了,不强求全属性天才,也不强求单一属性专家,在这方面,似乎又遵循自然之理,无有偏颇。
这样的修行也有简单的等级划分,但却不像是早就被人整理好的什么炼气筑基金丹之类的说法,或者说在御力之前都叫筑基,打牢基础的意思,这些基础就是将来御力时能够使用出来法力值。
换句话说,蓄养的气越多,基础打得越好,能够使用的法力值就越大,这其中存在一个正比关系。
而能否修炼的天赋,看的则是灵光。
所谓灵光一现而神气备,这个“灵光”和“神气”可等同于修仙小说之中常有的灵根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