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1 / 2)

技术型工种 莫向晚 4445 字 6天前

“我就是想要尝试一下。”

纪墨小声说着,不想把自己的形象定位在“调皮”“顽劣”上。

纪长老微微皱眉:“前人之法,今人习之。你好好学就可以了。”

说过之后,似乎觉得纪墨这样乱来是太闲了,就又给他加了任务,每日药浴按摩之后,不能马上睡觉,而是要背书。

于是

“我是要学习文字了吗?”

纪墨还有点儿小兴奋,以古代社会的文化普及率来说,写出来的未必是真理,但都有看的价值。

玄武宗这样的大门派,应该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藏经阁,珍藏一些武功秘籍之类的,不求全看完,触类旁通,多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

护道人的首要要求,应该就是武功高吧,说不定还要是练武全才的那种。

纪墨这时候完全没去想,如果是武功全才,为什么要成为护道人,而不是自己上。

若有文武双全,没有自己不领头而去当副手的意思。

“你不识字?”

纪长老又诧异,似还有几分震惊。

“所以,你给叔叔婶婶教我习字的钱了?”

纪墨一想到这里,又觉得亏了,新被子新褥子能值几个钱,就是加上那个铜盆也不会更贵,众所周知,学习文字都是更贵的。

难得舍下脸面争斗一场,争得的不过是些许蝇头小利,还不知道要被叔叔婶婶怎样嘲笑,纪墨沉了脸,明显不高兴。

纪长老没有对这个问题继续,这个没养在身边儿的儿子……他似乎早就忘了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的,但,应该不是如此吧。

“你这性子……”

后面的话没说完,纪长老转而开始安排,让纪墨从今日就开始习字。

见到似乎有几分熟悉的陌生文字,纪墨并没有意外,甲骨文和繁体字相差甚远,可都能认出来是字,若要再说,其中的横平竖直,也不是没有一二可认为相似之处。

多个世界穿越下来,字形相似而透着几分眼熟是正常的,只能说智慧都是相通的,但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必然有些相似的地方,更多的则是陌生。

这就对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众所周知,完全不相同的真正记忆起来才比较容易,而相似的就容易混淆,反而造成谬误。

纪墨自己很清楚这个,所以学习的时候就更加认真,保证全神贯注,一次记住,以他的记忆力,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这一部分学习到的文字不与之前那些相似的混淆为一体,需要更加认真努力才行。

纪长老看不出纪墨到底投入了几分精力,简单教了一篇文章,看他记住了,微微点头,觉得这种进度还可以,看他这幅理所当然的样子,纪墨难免又有几分不舒服,他若不是天才人物,自己幼时也是这般进度,就是完全对教孩子没概念,不知道一个孩子的学习速度是怎样的。

心中有个坏念头总在蠢蠢欲动 有必要让他知道一下什么叫做……

克制!

第443章

演武堂教授的呼吸法入门之后,身体之内存住了一丝“内力”,便是一股气之后,就可以凭借着这股气去游走经脉,而按照穴位的说法,这经脉宛若大路,连通是连通,可要是想走个高速,不给过路费是不行的,这些穴位所在就是收费站了。

初次经过,必要停上一停,而若是有人的内力积攒不够,冲不过去,可看做没钱交费,自然就会被拦在外面,不得前进。

根据各自修炼所选择的武功不同,所要经过的收费站多少也不同,同样,这些打通之后的穴位再次被内力流转经过的时候,表面上看是没有损耗的,其实还是要经过一层剥皮,如此流转,若是内力积累不够,便不能支持一条完整的经脉回路畅通,往往不达终点,或者无法流转回来。

循环没有建立完成,下一次再走就还要再“收费”,如此往复,就基本上耗费掉了这个人所有修炼的时间,通过呼吸法吸入积累的内力都是损耗,入不敷出,不会在武学上有所成。

而循环建立完成,并不是说这些内力能够无中生有,流着流着还多了,只是不会再向外损耗,即肉烂到锅里,那些被穴位所在扣留的内力总是会有一个量在的,这一次扣了,下一次再扣,上一次的还在,留不住了,怎么办,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流走了。

如此,一次交费包年,在没有外部损耗,即自身不动用内力的情况下,这条经脉之中的内力时时流转而不损耗,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闭环。

同时,因为自身还在运行呼吸法的缘故,内力还会一点点缓慢增加,这些增加的内力,可以直接加入到这个闭环之中,增强相应的实力,也可以积攒更多,再去开拓新的循环,增强自身。

“若是别人,可单精一二,你却要全精,你可明白这其中的差别?”

在教会纪墨认字之后,纪长老对纪墨提出要求,领他去看了那三层书架,上面的书算不得浩如烟海,却也不少,其中拳经五十二种,爪功三十七本,腿法二十一类,更有刀、枪、棍、棒、戟、剑、斧、钩、鞭等粗略一看不止十八般兵器的相关功法,每一类不说多,至少两本以上还是能够保证的。

如此算来,着实是不少。

“都要修炼?”

纪墨现在只是粗略知道要积累内力,方便之后择选功法,建立相应的内循环,演武堂的老师还给他们说过,贪多嚼不厌,学博不如学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了内力看似是比光练外功的寿数绵长,其实也没长到哪里去,想要在一生之中,精通所有,不太可能,必须要有所取舍,想明白自己更适合什么。

人的身体构造,是天生如此的,而习武所需要的天赋,也是天生的,有人天生经脉狭窄,骨缝闭合,并不适合习武,也有人,在习武上天赋异禀。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长,某一方面不太强。

这就好像为什么有的人跳舞跟得上节奏,姿势优美自然,有的人手脚都不知道是哪里僵住了,手忙脚乱,动静都不得法。区别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这种才能,可以通过后天锻炼,但,没必要。

玄武宗首选弟子,就是找那些有天赋的,事半功倍,不用付出更多的资源就能得到一个高手鼎立门户,那些没天赋的,所耗费时间更多不说,也更浪费资源,收效太少。

人的一生是由幼而长,由盛而衰,以中年为抛物线的顶点,到中年之前,都是在走上坡路,一步步登上最高点,自身的体能状态也都是在向上走的,中年之后,便是下坡路,哪怕拥有内力,身体素质也在逐渐往下走,渐渐跟不上所需,纵使一身凭着时间积累的内力理论上不会缩减,可渐渐成为拖累的衰老的身体总是需要更多的内力去激活,真正打斗起来,未必比得上那些正值壮年而内力不足的小伙子。

内力这种可随着时间积累的力量,在这里也遵循着一种科学规律,并不是比斗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去除这层对内力的神化感,再看内力,也就是一种力量,跟握拳就能感受到的力量一样,也是可以掌控的存在。

可,这种掌控并不意味着你想它怎样,它就能怎样,积累在丹田之中的内力理论上是经脉中的过客,来去匆匆,疾行如风,可实际上,想要走出第一个穴位的封锁,就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这些时间都不是平白来的。

也就是说……

“要等我成了老头子才能都学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