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点点头:“方远是个聪明人,你看他的眼睛就知道。那这两个呢,就由着他留着?”
邹丹笑了:“那两位女子也是烈性,我不过言语试探几句,她们就自行离去了。”
三春促狭笑道:“下手够快的,打翻醋坛子了不是?”
邹丹忙辩解道:“才不是,我对他,也只是不讨厌罢了。”
三春不放过她,与她开着玩笑:“那次在国都督军府门外,我瞧着你才是欲擒故纵吧。”
邹丹因喜欢三春性子爽直快言快语,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后说道:“我小时父亲就官居高位,自是看遍国都繁华,那些王孙公子也见识不少,纨绔轻飘多有失望,只有他,总在我们家出入,与父亲言谈甚欢,那次母亲提起后,我先是去督军府见他一面,并出言挑衅,当时真以为他是有意接近,后来父亲也总夸赞他,我就觉得奇怪,父亲也是饱学之士,怎么会对一个毛头小子青眼有加,就躲在后面偷听,还真象母亲所说,文武兼修胸有沟壑,这是我及笄以来唯一觉得不讨厌的一个男子。”
三春看着邹丹美丽的面庞陷入沉吟,不讨厌也好,不讨厌就意味着有希望。想问问那么凤冕呢?是唯一一个喜欢的男子吗?又为何会甘心嫁过来?未开口延晖和方远笑着过来,延晖说道:“方远和夫人新婚燕尔,深夜来访已是冒昧,我们就不打扰了。”
邹丹扫了一眼延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举手投足温文大方,笑看一眼方远心想,他注定只能单相思了,三春本就对他无意,又有一位不逊色于他的夫君。
方远送延晖和三春出去,三春让邹丹留步,说过几日还过来。出了府门对延晖说:“你在一旁等着,我跟方远说几句话。”
延晖远远站在一旁,三春对方远说道:“你那会儿总出入相府,邹丹啊,早就心里有你了,你对人家好点。”
方远心底升起怪怪的感觉,忽略掉这感觉说道:“她亲口承认,那个凤冕”
三春不耐烦说道:“那是你的事,人都嫁到你家了,你还怕一个影子吗?”
方远愣了愣迟疑问道:“她告诉你了?我们没有没有同房?”
三春也愣了愣手指头戳戳他肩膀:“她没说,是你这会儿说的,我听延晖说你总在校场呆着,心里猜到你们不睦,却也没想到你们真是个笨蛋,走了。”
三春说完转身走了,徒留方远怔怔呆在原地,到了屋门外才想到三春是为了撮合他和邹丹才如此说,可进了屋中,看着邹丹想起三春说的话,心里没由来的不自在。
58强吻
三春和邹丹都闲着无事,常来常往日渐熟识,性子南辕北辙却相互欣赏,邹丹将督军府后花园布置得清雅精致,三春赞不绝口,待邹丹看到三春家的后花园,又觉野趣生动。
三春教邹丹拨算盘,给她讲生意经,邹丹带着三春采松上雪,烹煮碧螺春,三春也跟她学些女红,她看三春进步微小,动手给三春肚子里的孩子裁小衣做小鞋,三春就笑嘻嘻在一旁看着,邹丹有一次来了兴致,为三春弹奏一首拿手的曲子渔舟唱晚,落下最后一个音符,从陶醉中抬头看着三春,早趴在桌边睡得香甜。
一次雪后,二人采了松上雪回来,邹丹执腕提笔,写下:诗家清绝,檐外森然苍玉节,学易无思,一笑窗前白玉妃,何人共说,山上青松松上雪,更有谁知,溪在门前月在溪。三春夸她的字清新隽永,却对诗的内容无感,夜里方远回来,挥笔写下: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论。
邹丹站在他身旁,看着他的字眼睛转到他身上,沉稳大气挺直如青松,一股杜若的香味似有似无萦绕鼻端,方远写完一回身触碰到她的目光,她忙敛了双眸,走到琴架到坐下低语道:“愿与君合奏一曲。”
方元扬唇笑道:“怕是扫你的兴,我只懂听音却不会奏乐。”
邹丹的手指在琴上一滞,方远忙说道:“这样好了,你抚琴,我来舞剑为你助兴。”
邹丹莞尔一笑,手指尖流淌出“霜天晓角”的清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