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将军才是,还受着伤,为什么不多休息休息?”他低头,看到俞塘手里摆弄的玉佩和金丝:“这是……”

“对不起,殿下,是我没保护好这块玉佩。”俞塘道歉:“那日在乌泽谷,是它替我挡住了克什族将领的匕首,留下了这道裂痕。”

他说:“我拿了这金丝,便是想给它做一个装饰,遮盖这裂痕。”

萧凛震惊,桃花眼微微瞪大。

他坐到俞塘对面,问他:“你说它替你挡了一刀?”

俞塘点头:“嗯,若不是殿下给的这块玉佩,我怕是已经死在乌泽谷了。”

他说完这话,再看萧凛,发现少年眼睛竟泛起了红,嘴巴抿成一条线,像是要哭一样。

察觉到俞塘的目光,他便拉过男人拿着玉佩的手,像祈祷一样贴在自己额头上:“太好了,太好了……”

“谢谢母妃,感谢神明……”

不断念叨着的虔诚语气让俞塘有些愣然。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萧凛露出这种表情。

稍稍攥紧了拳,他开玩笑地说:“殿下把人都感谢完了,那我只能感谢殿下了。”

他轻声道:“感谢殿下的救命之恩。”

俞塘的手工不太好,和萧凛配合着把延展性很好的金丝缠绕在玉佩上,花费了不少功夫,但成品效果却不错。

完成后,萧凛亲自把玉佩放进俞塘的怀里,贴着胸口位置的内兜,还把额头靠在上面,在心里又做了一次祈祷。

玉佩有灵,母妃在上。

希望你能一直保护好我的将军。

*

萧凛虽是留在了北九城,但和京城那边的联络却越来越紧密。

俞塘觉得他说事情都办好了,其实是在骗自己。

怕是这个收尾,还有点儿困难。

但他每次说让萧凛回去,萧凛都只用两个字“不行”来回绝他。

让俞塘毫无办法。

天气越来越冷,俞塘的伤好的很慢。

但他不敢歇着,伤口刚结痂,便去安排北九城的城防,给守军布置任务。

在城外挖陷阱,藏尖刀,准备箭矢兵器,越多越好。

李文从小脑筋就活,一直做的都是侦察任务,城外几百里的距离,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时间上报。

这次俞塘受伤,让他更是一刻都不敢怠慢,总是连续好几天都不回城,整日在外面飘着,风餐露宿。

俞塘上一次见到他,还是立冬那天,看到他在城门口跟媳妇告别。

李文的媳妇儿是跟他们一起长大的青梅,长得浓眉大眼,眼睛很亮,特别会操持过日子,但是脾气有点儿大,小的时候就总喜欢和李文掐架。

她和李文在北城算是一对有名的欢喜冤家。

从小吵到大,一直吵到成亲生子,到现在都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了,相处起来还是跟小时候一样。

就好像一直没有长大。

感情好的让人羡慕。

俞塘看着女人把做好的贴饼用油纸包好,放到李文的包袱里,唠唠叨叨地说:“出去一定要注意安全,你是做侦察任务的,最重要的是把消息传回来,而不是跟人拼命,明白吗?”

李文被说的左右看了看,又挠了挠头,才说:“知道了。”

“还有将军根本就不怪你,你也没必要总是这么内疚。”女人看着面前傻乎乎的丈夫,叹了口气,伸出胳膊抱住他:“我和孩子们都在城里等着你回来,你一定……一定要保重,好吗?”

李文第一次见自家媳妇儿这样,一时竟有些不好意思。

他回抱住女人,答应他:“好,我一定听你的话,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不让你担心。”

“嗯。”女人点头。

两人静静相拥,直到李文松开她,跨马离开,望着男人的背影消失在城门外,女人才转身回家。

而七天后的深夜,将军府的大门被敲响,一直跟在李文左右的崔羽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嘭的一声跪在俞塘面前,后背上还插着一支断箭,脸上都是血。

“将军!”他眸中尽是血丝,撑着一口气,道:“快!快下令!守…守城!克什族、牧族、罗族三个族,三、三十万大军已、已经逼近到城门十几公里外了!!”

俞塘心头剧震,下意识问:“李文呢!你们去的几十个兄弟呢?!”

他这话像一记重锤敲打在崔羽身上,让强撑着的少年瞬间泣不成声。

他哽咽着说:“李副将他、他们全都……”

“够了。”萧凛就站在俞塘身边,打断少年的话,眼眸深处尽是沉痛。

但他还有理智,双手抓着俞塘的肩膀,重声道:“将军,下令吧,我们必须立刻迎战!”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