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415(1 / 2)

冲喜 桂仁 3268 字 10天前

为了联络有识之士,以图他日另保明君云云。所立此据,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供拉帮结派时之用。字据言辞激烈,悍不畏死,整个看下来,他就是一野心勃勃,大逆不道的谋反胚子

赵成材心想,我有这么大抱负,这么大能耐么?说句难听点的,干这样蠢事的,除了读书读傻掉的书呆子或是想谋朝篡位的野心家,不作其他人选。晏博斋让他写这样东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作要胁他的把柄。

估摸着上头的人也全死光了,晏博斋指导他依计而行,“你一会儿出去,直接上官府报讯,就说这些燕王余孽劫持了你之后,便企图控制你,逼你为他们卖命。而你却在被关押的地牢里捡到一瓶孔雀胆,并趁他们企图分赃逃离之际,把毒下在他们的酒里,将他们一网打尽。这就是证据”

他扔一个打着燕王府标识的旧玉瓶出来,颇为玩味的看着他,“我送你的这场功劳如何?”

赵成材能说不好么?咬着牙应承下来,动手将那谋反的字据如实照抄了一遍。不仅落了名,还按了指印。

晏博斋满意的收起了东西,却又严辞警告赵成材,“你可别以为出去以后反咬一口就可以什么都不认账了。你爹是叫赵老实,你母亲是赵王氏吧?你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前妻张氏,女儿喜妞。”

晏博斋盯着他渐渐发白的脸笑得狠辣,“只要你稍有异动,我就让他们全都尝尝孔雀胆的滋味”

赵成材彻底无语了,在没有形成绝对的力量,对晏博斋一击致命之前,闹什么意气之争都是假的,他不能拿家里任何一个人冒险。

但眼前之人,必须除去

第二卷 (四五九)不可能

(四五九)不可能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赵成材居然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他孤身一人全歼盗匪的好消息。这故事要是演说起来,当真是可歌可泣,足以称之为传奇了。

不可能章清亭听说后,脑子里首先冒出的就是这三个字。在那悍匪窝里,若说赵成材毒倒一两个人私逃出来还有可能。但要说他仅凭一已之力就能将这伙强盗一网打尽,那明显过于神奇了。但她不关心这些,只是追问,“他人呢?身体好么?安全么?”

孟子瞻不住点头,“他人很好,虽然伤得确实很重,但是京兆尹衙门已经给他请了大夫来医治了。因你们之前告那御状,已经惊动了圣听,故此府尹大人也不敢私自放他回家。我方才回来时,他已经进宫面圣去了。得等皇上发落了,想来便能回来了。”

章清亭听他如此一说,才稍稍安下些心来。

张金宝明显的松了一口气,带着几分笑意,瞧着大姐,“总算是都过去了”

章清亭却不见丝毫喜气,心中暗忖恐怕麻烦这才刚刚开始呢晏博斋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放过赵成材,还送他这么一份大礼?那是赵成材答应帮他做什么事了么?

章清亭满腹狐疑,可孟子瞻一句话归结到底,“你也别多想了,既然人都回来了,总是件好事。等跟他见着面,自然知道详情。”

正说着话,乔仲达也赶过来了,带来最新的消息,“赵兄已经入宫面圣了,皇上还下旨召了御医,晚上应该是在太医院留宿去了,我已经托人关照着他了。若是无事,明早当可回来。”

现在宫里有个准驸马,打听起消息来果然是快多了。只是乔仲达也有一点不解,却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却递个眼色,约了章清亭到一旁时才说起来,“今早上我那铺子里曾经有个女人来报信,说赵先生被困在一家车马行了,那掌柜的通知到我,再赶过去的时候,却是已经脱困,去了衙门了。”

章清亭明白他的意思,那个去他那儿报信的女人恐怕才是出自赵成材原本的授意,之后发生的事情,却不在赵成材控制范围之内了。

乔仲达就因为想到这其中有些古怪,所以就将此事按了下来,没跟任何人提起。只是去关注事件后续的发展,直到此时见似乎尘埃落定了,才来提点章清亭一下,让她也有个思想准备。

章清亭道过谢,却也含笑恭喜了句,“那日在宫里见到玉真公主,果然是个玲珑妙人,也提前给您道个喜了。”

乔仲达脸上微微一热,玉真公主确实比他想象当中要好得多,就是对乔敏轩也是极有分寸的,这门亲事想来日后还不算太过艰难,但他笑着也留下句话,“只是日后若有少不得还有要麻烦到张夫人的地方,还请多多襄助。”

那是自然。章清亭明白,皇家的女婿可也不是好当的,乔仲达必不是个甘心给人当棋子的,他要是想在暗地里做些什么,也得要有人帮忙才行。

二人对视一眼,各自心领神会。乔仲达准备走了,孟子瞻特意等着和他同去,出门时突然问起一事,“听说你和天一观的玉茗小道长很熟?”

乔仲达微怔,当即反应过来,“有事?”

孟子瞻淡淡一笑,旁敲侧击,“我只是奇怪,跟你合作的人真是无奇不有。连天一观的道士都有,着实有些少见。怎么就非他不可呢?”

乔仲达隐隐觉出他问得蹊跷,却没什么好隐瞒的,“玉茗虽是个道士,却不是出家人。从前我决意从商之后,得老观主紫阳真人亲自拜托了一番,带着他做些事情,若是日后他还了俗,也让他有点谋生的本事。”

孟子瞻就势问道,“那他自己对将来是怎么打算的呢?”

乔仲达呵呵一笑,“他对出海很感兴趣,已经说定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便随船同海了。”

孟子瞻赞许的点了点头,“好男人志在四方,四处走走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