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2)

悍将 水怀珠 3331 字 9天前

赵慧妍靠在车窗前,推开窗户往外看。

雪道逶迤,整齐肃静的骑兵前方,一人银甲凛凛,策马而行,背影挺直如雪峰静立。

此情此景,今夕何夕……

有风卷着凛冽寒气从窗外扑来,婢女抓住那扇窗,小心劝道:“殿下,您现在受不得风吹,关了吧。”

赵慧妍眼神空寂,目光仍凝在那里,却淡漠答:“关吧。”

当日夜间,队伍抵达六十里外的小镇,下榻客栈时,婢女找到百顺传话,恳请行军速度放慢一点。

百顺为难,如实禀明褚怿后,褚怿道:“日行六十里,已是最慢了。”

百顺何尝不知,但……

“或许是恭穆帝姬尚未恢复,这天又冷,实在经不起长途颠簸……”

褚怿敛眉,百顺不敢再往下讲,虽然私心里也希望尽快回京,但瞧车中那位一张惨白如死人一样的脸,又着实狠不下心。

次日,行军速度果然变慢,原定于两日的行程,足足多走了一天。

这日午间,在途中用过干粮后,军队继续启程,不多时,百顺又策马找上褚怿,道:“郎君,帝姬传话,好像哪里不大好,要您过去一趟。”

褚怿一脸冷漠,就差将“老子又不是军医”写在脸上,百顺很懂他的心意,赔笑道:“刚刚已召过军医了,但帝姬不见,点名道姓的,只要您。”

褚怿沉眉,那脸自然更冷了。

百顺悬着心静静等待,原以为褚怿势必不会再理,谁料半晌后,影杀低鸣一声,竟还是掉头往后去了。

百顺又惊又奇,急忙跟去。

开春的日头悬在重重山外,残雪覆盖的官道上古树萧索,褚怿一骑穿过横伸的枝杪、招展的旌旗,及至马车窗前并行后,向内道:“殿下有何贵干?”

车窗并不打开,少顷,一道低弱声音从内传来:“此处是何处?”

褚怿展眼往山外看,峭壁之下,云雾缭绕,重峦叠嶂,一条大河盘于岳间,气势滔滔。

褚怿答:“孟津关。”

北滨黄河,南附邙岭,河南境内七大关口之一。

赵慧妍道:“哦,我来过。”

褚怿默然。

孟津关是大鄞赴大辽的必经关口,她指的是去年和亲的时候。

赵慧妍道:“唐代诗人韦庄曾有一首诗,是在孟津关写给友人赠别的,将军可知道?”

褚怿道:“知道。”

赵慧妍道:“能请将军念一遍吗?”

车中静默,车外也静默,蹄声、风声一时震耳。

“一介武夫,不记这些。”

褚怿提缰,策马往前。

百顺跟来时,恰看到这一幕,一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夜,大军在孟津关驿馆歇脚,夜深后,百顺给褚怿端来热水,伺候他泡脚时,刚一开口,褚怿道:“就说我病了。”

百顺:“啊?”

褚怿手握着一卷兵书,眼都没抬:“日后再找我,就说我病了。”

百顺似懂非懂,半晌憬悟过来:“哦……”

眨眼数日过去,行军速度渐渐加快,送行队伍直逼汴京。

春分这日午后,途经杞县,正巧赶上县里庙会,热闹得一众士兵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褚怿下令休整半日,众人欢欣鼓舞。

百顺眉欢眼笑,屁颠屁颠地跟在褚怿后头,一会儿东边瞅瞅舞狮,一会儿西边瞅瞅摊铺,期间又还要分出一神系在褚怿身上,真真是不亦忙乎。

褚怿卸下军装,一袭春衫行走在人海里,墨发高束,轩眉灿目,端的是风神潇洒,英俊无俦,引得一条街的妇女、少女心驰神遥,花枝乱颤。

百顺连道“罪过”,不敢再分神,冲上前殷勤护主。

褚怿驻足在一辆货车前,拿起最顶层货架上的一个彩绘摩睺罗。

身边忽然有人道:“将军不是病了?”

褚怿转头,货车前,赵慧妍领着婢女静静站着,一双杏眼冷清又锐亮,似在洞察,也似在嘲讽。

褚怿道:“是病了。”

赵慧妍微冷一哂:“什么病,好得这样快。”

褚怿道:“还没好。”

继而补充:“相思病。”

说罢,朝货郎扔去一枚碎银,拿着那摩睺罗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