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1(1 / 2)

车站 商采薇 2861 字 11天前

接下来,就是等待录取了。

重点高校本科录取的通知书下来了,没有柳笛的。

普通高校本科录取的通知书下来了,仍然没有柳笛的。

柳笛的父母慌了,他们开始四处打听,探访,可是毫无结果。柳笛的父亲甚至往北大挂了电话,对方的回答极其客气而又含糊暧昧,让他摸不到一点头脑。柳笛也着急了,按说她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录取分数线,怎么可能不被录取呢?是被漏掉了?是出了什么差错?还是通知书没有按时送到?各种各样的疑虑像一团乱麻,让她简直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要知道,分数并不是录取的唯一条件,不录取的理由有好几十条呢!谁知道自己摊上了哪一条?采访的记者渐渐绝迹了,原定的一些活动也在柳笛没有推辞的情况下,因为各种“合理”的借口而取消了。柳笛,一下子由上帝的宠儿,变成冬天被冷落的麻雀了。这从辉煌到寂寞的瞬间转变实在让她无法接受。而就在这时,一些不知从哪里滋生出来的谣言,又通过一种看不见的途径悄悄地传开了。什么“核卷时除了问题”,什么“分数公布错了”,简直五花八门,更有甚者,有些人竟说柳笛在考试和阅卷时作了弊,被别人举报了,因此取消了录取资格。这种种种种的谣传,让柳笛这个极有涵养的女孩,也忍不住气得要爆炸。她觉得自己简直要发疯了。在学校里,她要面对一张张询问的嘴巴,在家里,她还要面对父母那愁云密布而又强作欢颜的面孔,世界之大,她却简直无处容身,只有在章老师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她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是的,自从成绩发表后,柳笛就天天下午来到章老师的办公室里等着录取通知书,章老师也天天来学校陪着她等。师生二人常常默默无语地坐了一个下午,然后,由柳笛送章老师到车站等车。柳笛曾经劝章老师不要冒着酷暑陪伴着他,章老师只是固执地摇了摇头。其实,柳笛很希望章老师陪伴着她。不知为什么,章老师那张平静而漠然的脸,却带着难以形容的安慰的力量,它似乎比任何安慰的言语都起作用。看着章老师这样安然,这样沉静,这样成竹在胸,柳笛那颗本来躁动不安的心,也会奇迹般的平静下来。她会想起章老师说的那句话:“我敢用性命担保,你——一定能考上北大!”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在这焦急混乱的日子里,竟成为柳笛精神上唯一的支柱。可是,这个支柱也有动摇的时候,谁知道章老师担保出去的性命能否收得回来?好几次,柳笛按奈不住内心的焦躁,猛的站起来,在室内踱起了步子。这时,章老师就会摸索着给她泡一杯茶,然后摸索着从那盆茉莉花上摘下一朵小花,默默地放到茶杯里。章老师省吃俭用,饮茶可相当讲究。品着杯里那翡翠般的液体,望着那朵小而洁白的茉莉花在茶杯里静静地漂浮,闻着茶杯里飘出的那股清清雅雅的香味,和满屋子带着甜味的清香,柳笛就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宁静。那些焦躁不安的情绪,也不知悄悄跑到哪里去了。

真的,要不是有章老师在支撑着她,柳笛真不知道如何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可是,八月份已经过去三分之二的时光了,连班里成绩最低的同学,都领走了本科录取通知书,而柳笛的通知书,还是没有下来。

然后,就在这样一个焦躁的下午,就在柳笛沮丧得近乎绝望的时候,章老师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了。

听到敲门声,章老师和柳笛都吃了一惊,居然有人会敲这扇门!可是,只有瞬间,两个人就都意识到了什么。一定是李大爷,一定是!章老师嘱咐过,一有柳笛的通知书,就让李大爷马上送到自己的办公室来。天!柳笛觉得自己的心在擂鼓,血液全往头脑里冲。她猛的站起来,转身就去开门,匆忙中竟带翻了椅子。

打开门,柳笛愣住了,门外站着的,竟是一个素不相识的白发老人!

“你就是柳笛同学吧!”老人含笑走进了办公室。柳笛吃惊地打量着他:花白头发,带着金丝边眼镜,风度翩翩而又慈祥和善,浑身都散发着高贵、儒雅的书卷气,一看就是一个从书斋里走出来的学者。他发现柳笛一直在打量着他,就温和而从容地介绍着自己:“我姓苏,是北大中文系的老师。”

北大来的?柳笛心中一动。章老师也似乎吃了一惊。他迅速坐直了身体,身下的凳子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响动。

“我是为了你的录取问题而来的。”苏老师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来意,“事情是这样的。公布分数后,我们调研了你的语文试卷,因为这几年高考,我们还没有看到过这么高的分数。可以说,你的语文试卷答得相当好,尤其是作文,三个阅卷老师竟都给了满分。不过,他们在打分的同时,还各自写了一句评语……”苏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试卷,“你可以看看这些评语。”

柳笛迫不及待地接过试卷。不错,三个老师各写了一句评语。其中一位老师写道:“文章离奇得让我不得不打高分。”另一位老师是这样写的:“我从未看见过这样离谱的真实。”第三位老师更直白:“我居然相信了这些事情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

“这三句评语说得再明显不过了,”苏老师收起卷子,把它放回口袋里,接着从容叙述,“三位老师都怀疑你文章的真实性,但都被你的文章感动了,换言之,是被文章中的情感说服了,竟不约而同地打了满分。我们传阅了你的作文,说实话,我们都没有办法相信文章中记叙的事情,尤其是你们语文老师竟是个——盲人。”苏老师看了一眼章玉,还是把这个词吐了出来,“可是,我们和这三位阅卷老师一样,被文章中那美好、真挚、深沉、纯洁的情感征服了。然后,关于你的录取问题,就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如果这篇文章是虚构的,就不符合本次考试的作文要求,作文也不能给这么高的分数,文章的作者也就没有资格迈进北大的门槛;另一种意见认为,文章的情感如此浓郁而感人,所记叙的事情一定是真实的,否则,作者一定写不出这样的情感。文章的作者是个奇才,放弃这样一个人才,是北大的遗憾。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最后,学校破天荒地决定派我来这里调查一下,看一看文章所记叙的事情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就可以当场发给你通知书。”

柳笛简直目瞪口呆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篇作文,竟在北大引起了这样的猜疑和争论,而且差一点坏了大事。她看了一眼章老师,他的表情是奇特的,似乎在研判着什么,又似乎陷入到某种思绪里,专注的神情中竟带着一丝激动。听了苏老师这样一番惊心动魄的话,他竟没有为柳笛申辩一句。柳笛微微有些失望,她只好自己申辩:

“苏老师,我的作文……”

“不用说了,”苏老师微笑着止住了她,他的笑容那样亲切和煦,就像三月的春风,“我刚才去了校长室,该了解的情况基本上都了解了。文章中记叙的事情居然是真实的!请原谅我用了‘居然”这个词,因为我实在想不出其他词语表达我的惊讶。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了解,生活中的确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物身上发生就是合情合理的。比如说文章中的这位语文老师,”他把目光转向章老师,客客气气地说,“如果我没认错的话,这一位,就是文章中的章老师吧。”

自从苏老师走进办公室后,章老师一直未发一言,这时却突然站了起来。他高大的身躯在无法抑制地颤抖着,双手紧紧抓住了桌子的边沿,似乎一松手,他就会一头栽倒在地上。他的嘴唇也在颤抖着,苍白的脸因过分激动而泛起了一阵潮红,太阳穴上的青筋爆了起来。“您是……”他终于开口了,声音竟抖得厉害,“是……是……苏文教授吧!”

苏老师愣住了。他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章老师,似乎要把他看透。突然,他面孔上的肌肉痉挛起来,脸上呈现出极度的震惊和痛苦,身子像触电似的抖动起来。他激动地,哽咽地,颤巍巍地说:“您……你……你难道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