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他说着起身走到地图前,伸手指落在凉州之地上,然后往下滑,顺着益州往南指去:“如果能出兵攻上庸,夺取襄阳,我们便不再被伪朝困于西北一角。”

骨节分明的手指一路滑过益州,然后在荆州、扬州之地画了一个圈:“待时机成熟甚至可联合红巾军,一举推翻伪朝。”

刘玄先是露出惊叹的目光,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若将军队南调,北部必定空虚。一旦伪朝乘机攻来,我们岂不是首尾不能兼顾?”

面对质疑,景修神情从容,成竹在胸:“我们首尾不能兼顾,伪朝亦是如此,只要能攻下上庸,便可陈兵襄阳,襄阳离东都虽比龙源峡谷离凉州城远,但其间地势也比北望山一带平缓,窦骁若不回防,我们便攻打东都。有宇文将军镇守北望山,修敢保证是东都先破。”

刘玄疑惑:“宇文将军镇守北望山,谁来打上庸?”

景修看着刘玄:“少主心中其实有了合适的人选,不是吗?”

……

这方,赵寄还坐在外面等刘玄。

正悠然喝茶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他眼角一抬,见到来人,啧了一声:“怎么把狗放进来了?”

来的是一个高挑壮实的青年,乃是少时和赵寄打过架的宋世。

赵寄记仇,这些年一直和这小子不对付,宋世居于外县,无奈见面的机会少,也就没什么寻仇的机会。

如今宋家掌权,这小子跟着鸡犬升天做了参军,调到此地,赵寄刁难他的机会就多了。

还没站定便听到赵寄的挑衅,宋世眼睛一瞪:“你说谁?”

赵寄悠悠回道:“谁在叫,就说的是谁。”

宋世气急:“赵寄,你少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赵寄嘲讽地弯起唇角:“我耀了,也扬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姓宋的里面,排资论辈,你算哪号?就算我这么和你爹说话,他也屁都不敢放!”

“你!”宋世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一只手指着坐着的赵寄却半天也憋不出话来。

最后,他咬牙切齿地丢出一句话:“赵寄,小心你说过的每一句话。”

见人被自己三言两语气得话都说不顺,赵寄颇为不屑:“再活二十年我都不至于对你小心。”

……

小院里,韩昭正在给树灌水,便听到宅院门被敲响。

打开门,外面站着的是一个七八岁乞儿,他将一份信递到了韩昭手里。

打开,只见上面写着“未时,凉州外十里坡,故人求一叙”。

韩昭神情一凛。

故人?他能有什么故人?

能在这个世界和他扯故人关系的都不会带来什么好事。

韩昭拉住了送信的乞儿:“这封信谁给你的?”

“一个男人。”

“年纪多大?”

“三四十岁。”

“什么样子?”

“高高大大,留着胡茬。”

孩童的形容笼统而宽泛,韩昭没办法根据这样的描述猜出送信的人。

打发了乞儿,他继续拿着信思索,想从这单薄的一张纸上找出更多的线索。

无奈,最后依旧一无所获。

看来若想知道真相,唯有赴会了。

这件事韩昭没有告诉任何人,一则,他不想坦露身为十九的过去;二则,他有信心来者无法伤他。

论武功,天下能在如今的韩昭之上者寥寥,就算来的是比韩昭厉害的,他打不过,还不能跑吗?

未时的十里坡人烟稀少,夕阳在地平线上留下半个轮廓,照得远处的凉州城一半暖红一半瑟瑟。

待残阳彻底消失,一道人影出现在原野尽头,朝韩昭缓缓移来。

待走近时,来者解下斗笠,露出真容。

韩昭双瞳微张:计良!

八年过去,岁月与风沙在他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更显落拓不羁之余,还添了几分颓靡。

韩昭摸不清计良的来意,不打算先开口,计良也没说话,只用那双沧桑的眼看着韩昭。

对于计良韩昭有很多疑问,当年他离开之时说要去西亚,再不回中原。如今又是为了什么入关?

这些年在计良身上发生了什么,又是否会牵扯到他?

最后还是韩昭忍不住问话:“你当初说过再也不回关内了。”

“是啊,西域的风沙好大,差点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了。但我又常想,要是真的迷了路,那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