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逢时是道,孩子大了,就让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老夫人当时怄了一月的气没同楚逢时说话。
楚颂平和楚繁星一走,府邸只剩了楚颂怀和楚眠。
但楚家被削爵,大房楚嫣和三房楚灵两个嫡女的婚事都生了变数,后来都嫁了早前建安侯府的心腹,算是保全。两个都是老夫人捧在掌心的嫡女,老夫人心里窝火,但时局比人强,不嫁到这样的人家做正妻,难道要楚家的嫡女……嫁去旁人家做妾?
老夫人拉不下这个颜面,只能低嫁,却忘了早前兴盛的建安侯府,已经一朝跌入泥沼,早就算不得低嫁。
老夫人泣不成声,但又朝楚逢时道,不怕,楚家还能东山再起,陛下是铁了心思要楚洛要做中宫的,连哥儿还小,要到能撑起一个中宫,没有十余年是不会成事,但陛下等不了十余年,陛下最后还会转回头,寻个由头,将爵位还给建安侯府。
楚逢时低头不语。
等到北关大捷,陛下携了楚洛回京,赵老将军在殿中请奏封后,朝中云集响应的消息传到宫外,老夫人砸了好几个茶盏,“不可能!不可能!怎么可能!没有建安侯府,楚洛凭什么做中宫!她凭什么!”
老夫人似是魔怔一般。
再往后,就有些神志不清,有时候会捶胸顿足,有时候会认不得人,也有时候会一整日不说话。
中秋当日,楚逢临亦带了楚瑶和楚颂霄去大房处。
老夫人这一日似是清醒,只是见了楚逢临仍旧不怎么说话。
但许是经历了诸多变故,儿孙都一个个远去,老夫人对楚瑶和楚颂霄却似比早前好了不少,只是没好多久,就开始朝着楚瑶怒道,滚出去,谁让你来我们侯府的,别以为生得这幅模样,勾了圣心就回来气我这个老婆子!
楚瑶吓倒,大夫人连忙扶了老夫人回屋休息。
家宴也不欢而散。
孩子们尚好,仍能一同玩耍。
楚逢时则同楚逢临一道,在苑中踱步。
“前几日收到平哥儿的信,说到苍月了,说早前只听说苍月是上国,觉得只是临近诸国对苍月的尊崇,但其实真正去到,才知晓差距,心中颇多感触,也受益良多,对许多事情的看法也有了变化。这一趟出去,是好的。”楚逢时虽叹气,眸间却是笑意。
楚逢临也道,“颂平是个聪明孩子,如今更有主见。”
楚逢时叹道,“连哥儿呢?”
楚逢临道,“在西关,听说年关也回不来,要到明年开出去了。”
楚逢时笑,“孩子们都有孩子们的事,你我也老了。不破不立,或许对楚家来说是好事。”
楚逢临颔首。
“有时间多来看看母亲,大夫是说,可能……”楚逢时欲言又止。
楚逢临也敛了笑意。
……
回到府中,陶姨娘在苑外等他们回来。
“娘!”楚瑶和楚颂霄见了陶姨娘,都扑了过去。
陶姨娘让身边的管事妈妈带了两个孩子下去,战战兢兢,鼓起勇气道,“老爷,妾身伺候老爷歇息吧……”
若是夫人在,她定然不敢。
但如今夫人已经离开,这府中,她就是女主人……
今日中秋是个契机。
楚逢临看了看她,淡声道,“你同我来。”
陶姨娘心花怒放。
只是行至书房中,陶姨娘又觉何处不对,“老爷……”
楚逢临从厨房中的柜匣中,取出一份身契递于她。
陶姨娘接过,整个人脸色都变了,“老爷要赶我走!”
陶姨娘连忙跪下,心知肚明,应当是早前让楚颂霄去找楚洛的事情,触怒了楚逢临,连忙道,“老爷,我日后再也不做这些蠢事了。”
楚逢临却上前,扶她起身,“我不是同你说这件事。”
陶姨娘愣住,他扶着,便缓缓起身。
楚逢临道,“拿着,这是你身契,还有这些银子,够你养大小九和颂霄,你可以寻人再嫁,也可以留在楚家,楚瑶和颂霄我会让洛姐儿照看,你不必担心,只是万事皆有度,有时会适得其反。”
陶姨娘怔住,“老爷……你是要……”
楚逢临道,“连哥儿在西关,洛姐儿在宫中,等洛姐儿的孩子出生,我就离京,四处行医,做早前想做的事,应当很少会再回京。”
“老爷,我不要这身契,我和楚瑶,颂霄同你一起走。”陶姨娘话是如此说,但手中的身契和银票却攥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