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正是由此开始,杨奕身为筑基初期的修士受了重伤,但他成功在对方的追杀中活了下来。为了不让对方夺走灵药,他来不及炼化就将药直接塞入口中。
万俟峥道:“杨奕的气运未免太差,一路上总会遇到不怀好意的人。”
容乐连头都没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凡上过中学的人都能张口就来。
当然这只是找了个好借口,实际上真正的理由还用说吗?一部长篇升级流小说中如果没有层出不穷的炮灰和boss,怎么让读者体会到打脸的爽感?
何况这些前期炮灰和小boss用不着有什么人格魅力,只是给主角送经验的工具人,想要有内涵有深度的反派,那要等后面才会出现。
他总算放下了手中的笔,不再敷衍万俟峥,“这本书里的修真界其实和人世间很像。为了突破和实力,各种尔虞我诈,有些修道人他们并没有真的在修心,同样会有欲望,甚至因为他们的手段强大,有时做出来的事会比人更可怕。”
他忽然眼睛一亮,对着万俟峥露出了一个略带讨好的笑,“世子,你有没有兴趣写个书评?”
书评?意思是让他给《鸿羲大陆》写篇评论?
容乐小鸡啄米式点头,“就是这样。我觉得吧,看小说还是需要让同好们相互讨论,这样才有看书的乐趣。”可惜这年头没有电脑和手机,没办法在文章下留评论,不过总还是能想出别的方法。
“我决定在书店里放上一个留言册,大家在看过《鸿羲大陆》后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上面,说不定会有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呢,这未尝不是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好办法。”
这就和网络尚未普及的时候,很多读者看完书以后会把感想写下来,把信寄到出版社是一个道理。
他们甚至可以从这些留言中挑选出精品集结起来,放到下一部小说的最后充当彩蛋。
看到自己的感想和评论被印在书后,想必会激发更多人的留言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容乐摸了摸下巴,若是效果好,说不定他可以办个杂志,在上面连载小说和漫画?到时候在上面写个作者采访,说不定能吸引到一波读者粉丝呢?
*
万俟峥经历七年的沉淀,如今刚一入朝就受到圣宠。
这几乎是毫不掩饰地表明了他的简在帝心。
那些当初因为他的腿伤而疏远的人又呼拉拉地围了上来,一些大世家和朝廷重臣还算有些脸面,就算是想和他交好也不会表现得太明显,只是在他述职后送上一份礼物,用以示好。
而另外一些小世家可就不管这么多了,除了送礼外,还要花钱贿赂门房,时不时往王府里送请帖,好像凭这样就真能和端王世子交好似的。
这些帖子万俟峥基本上都不会看,只会让手下从中挑选出不得不打交道的一些人家,其他无用的请帖就被一股脑地送到了容乐这里。
容乐把看帖子当成了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他发现这些古代人的想象力也很丰富。比如说他先前就看过一个帖子,主人说他的母亲出身某某家族,在百年前身属世家行列,还曾与曲家结过亲,这样算来,和端王世子也有些渊源。
他心中吐槽,要是这么论起来,那百年前的皇帝还不姓万俟呢,当初有名有姓的世家如今还剩下几个?说着说着怎么还和曲家扯上关系了?这人若是真拿着帖子去投曲家的门,人家能认他么?
像这样的请帖连回复的必要都没有,放到一边去,自有下人会收拾走。
他又拿起了另一个请帖,这个看起来就比上一个有格调得多,容乐随意地扫了几眼,等着到了落款的地方,却停住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