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临泽赶忙说道:“咱们可以各论各的嘛,若不然,胡兄你跟阿奕改为叔侄相称也可以啊。”

“别别别,胡大哥,咱们还是各论各吧,之前都已经叫习惯了。”林奕不想平白无故矮一个辈分,急忙拒绝道。

“那好,我们就各论各的。时间不多了,咱们出发吧。”

“爹,爹亲,胡大哥,小宁,一路顺风!”

“大哥,再见了——”临宁掀开车帘,跟林奕挥手告别。

马车渐渐远去,林奕带着侍从转身回家。从今天起,他也要暂时放下手头的事,努力温习功课了。

…………………………………………………………

时间悄悄走到了年尾,林奕最近这段时间除了去老师家请教功课以外,一直在闭门苦读。林奕在末世十年的生活,养成了他谨小慎微的习惯,没有十足的把握,轻易不会出手。所以,尽管他对明年的考试很有信心,也不会随意放松懈怠。

“公子,老爷的来信。”书房内,青砚将临泽夫夫的来信呈上。

林奕接过,打开来信,里面说临泽夫夫他们在京城有事耽搁了,没法一起回来过年。

原来,自从胡大夫他们进京后,就马上开始了青霉素的制作。临宁确实是帮了很大的忙,几个墨院的研究员对他很是满意。

问题就出在这儿,按照正常情况,临宁本来应该通过层层选拔,最早也要五年后才能考入墨院,谁知他入了墨院院长的眼,当场问他愿不愿意拜入自己门下。

临宁当时纳头便拜,时刻谨记着林奕“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教导,嘴甜的叫着“师父”,一老一小对彼此都很满意。

临家夫夫知道后,急忙准备了拜师礼,正式举行了拜师仪式,师徒名分就此定下。

忙完这些事情,临家夫夫才发觉已经临近年关了,现在动身回苏州,这年估计得在路上过。所以只好跟林奕去了封信,说明原因,对留林奕一人很是抱歉。

林奕之前倒是猜过临泽夫夫还有临宁可能来不及回家过年了,所以对此结果并不意外。只是有些失落,毕竟他从三岁起,就一直跟临泽夫夫一起生活,如今乍然剩他一个人,还是有些不习惯的。

“公子,谢小公子来了。”

下人刚禀报完,谢云就跑进了书房,“小师叔,爷爷让我来请你去我们家过年,我父亲在京城有事脱不开身,过年就不来苏州啦,家里就剩我跟爷爷两个人,小师叔你也是自己一个人,咱们刚好一起啊!”谢云跑的小脸儿红扑扑的,对于这次不能跟父母一起过年倒是显得很兴奋。

“好啊,到时候可要请你这个小主人多多担待了哦”,林奕配合的说,他知道谢云为什么这么兴奋。现在谢家除了两个老仆外,其他下人都已经放年假了,谢先生把布置家的任务交给了谢云,所以小家伙才这么高兴。

除夕一早,林奕给下人放了假,带着同样是孤身一人的贾毅去了谢家。

“爷爷,你看我写的怎么啊?”刚进门,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的谢云的声音。

“不错,不错,进步很大,今年咱们家的对联就交给小云来写了,爷爷也能休息休息喽。”谢先生笑呵呵的说。

“子晟,快过来看看,小云是不是进步很大?”

子晟,是林老爷子给林奕取的字。

“是吗?我看看……,咦,真的进步很大,看来小云之前练字很努力啊。”林奕看着谢云已初显风骨的字,跟着夸赞。

谢云被爷爷和小师叔夸的有些不好意思,手依旧稳稳地握着笔,对林奕说:“小师叔,你等我一会儿,等我写完咱们一起贴对联!”

等贴好了对联,林奕跟谢先生、谢云他们简单用了些中饭,就开始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

由于他们都不是很擅长做饭,所以饭菜就交给谢家那两个老仆准备,贾毅也跟着去厨房帮忙,而林奕他们的任务就是——包饺子。

林奕挽起衣袖,露出精壮的小臂,开始和面。谢云端着水站在一旁,跟着林奕的指示往面盆里加水。谢先生则是拿着菜刀,把仆人粗略剁好的肉馅儿再加工一遍,剁的更精细些。

准备工作做完后,林奕看着谢云包的惨不忍睹的饺子,忙把他赶到一边儿去负责团面团儿,自己接手了包饺子的工作。谢先生擀饺子皮倒是挺熟练的,据说是因为他已经过世的夫人特别爱吃饺子,为了讨夫人欢心特意练习的。

到了晚上,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桌子,有八宝鸭、桂花鱼、籽冬笋、炒时蔬、爆炒田鸡、凤尾鱼翅、琵琶大虾、三鲜丸子、金糕卷、莲子粥,当然还有林奕他们包的饺子。连同谢家的两个老仆和贾毅,所有人围坐一桌,举杯欢庆。

谢云吃着自己包的那几个奇形怪状的饺子,还挺满意的,虽然形状怪了点。林奕笑笑不说话,心想:要不是后来我给你“加固”了一下,你现在只能喝“面汤”了。

热闹过后,谢云渐渐撑不住去睡了,留下谢先生精神奕奕的跟林奕一起守夜。屋里地龙烧的火热,谢先生开了一坛桃花酿,给林奕倒了一杯,“来,尝尝,这可是我珍藏多年的好酒。”

林奕一饮而尽,随即跟谢先生你一杯我一杯的分完了整坛酒。他这辈子跟前世一样,酒量都不差,再加上桃花酿度数不高,所以在谢先生露出醉意时,林奕只是微醺罢了。

“……我跟你师母是家族联姻,起初我还不情愿,但是后来就喜欢上她了……,可是你师母一直对我淡淡的,我不敢直接告诉她,只好暗暗讨好你师母……,你师母啊,坏的很,就喜欢看着我着急……,后来她啊,跟我说,其实她对我一见钟情……”

林奕看着又哭又笑的说着自己感情史的老师,被迫吃了这碗狗粮,暗暗许下新年愿望:希望我在未来三年内能遇到自己的那个“他”。

元月很快过去了,临泽夫夫他们也在回来的路上。因为院试是在四月,所以府城里已经提前张贴出了告示,说今年准备参加院试的童生可以带着自己的名帖,去官府领取报名表。

临家就在苏州城内,所以林奕很快就到官府领取了报名表,不然稍晚几天再领取的话,就得穿越“人山人海”了。

第9章 院试得中

二月末,临泽夫夫他们终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临宁则留在了京城,一是继续跟着墨院院长学习,二是青霉素的生产虽已步入正轨,但之后的投入使用还需要胡大夫和临宁帮忙。

很快,就到了四月初。刚到五更,临家所有主人就已经洗漱完了,今天正是院试开始的第一天。用完早饭,临泽夫夫就亲自送林奕去了考场。府衙外已经排起了长队,考生都拿着报名表准备入场。林奕也拿着自己的报名表,老老实实的排队。直到他进入考场之后,临泽夫夫才转身回家。

苏州城一共有三个考场,因为考生有男、女、哥儿三种性别,所以需要分开考试。除了在不同的考场外,其他的都一样,所以放榜时也是一同。

进入考场后,考生们先是被带到考棚,一个一个的在官差的注视下脱光自己的衣服,换上由官府提供的单衣,防止考生私藏夹带。

科举考试发展到如今,检查越来越严格。自院试开始,所有考生只需带着自己的报名表直接进入考场就可以了,衣服,笔墨纸砚,还有饭食全部由官府提供。可见国家确实挺有钱的,供得起每年科举的费用。而且之前考生在领取报名表时上交的一两银子的报名费,应该也被用在这儿了。

如今的天气虽然在渐渐变暖,但换完衣服,只着一件单衣的考生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在一众哆嗦着的考生中,保持从容的林奕十分显眼,以致于周围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眼神,非常想知道林奕是怎么做到不怕冷的。

考生们将报名表交给考舍外的官差,换取自己的考舍号码。等大家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官差将笔墨纸砚依次下发后,天色已经由黑暗变得大亮。

考官就位,大家齐齐向考官作揖行礼,考官起身还礼后,巡场的人敲响铜锣,宣布考试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