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没什么好东西,就宁王一个无欲无求的佛系王爷算得上个好人,一辈子本本分分坐着闲散王爷,不然也不能活到现在,纪言看书的时候对他印象还不错,据说年轻时是个美男子。
离着还有些远,纪言都觉得粥棚里那些粥很稀,晃荡起来就像一碗水。
但他知道,这样做是没有错的。这些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安顿下来,每日这么施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白露,你去一趟飘香包子铺,让他们关门,今日不买包子了,多做一些馒头,我这边有用。”
纪言站的地方离包子铺并不远,白露回得很快,手里还拿了一只糖葫芦。
路上一个小贩都看不见,也不知道白露是在哪儿买的。纪言知道白露是想为自己开心一些,笑着接了过来,却是没有吃。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见难民,那么一大片一大片的,被官兵引着,越来越多,各个都蓬头垢面、骨瘦如柴,大人们抱着孩子,相护搀扶着,比李根和张贵当乞丐的时候还要惨,仿佛受尽了世间所有的苦楚,与这繁华的长安城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原本有着自己的家,也在努力生活,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都是无辜的,但天灾来临的那一刻,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
纪言一直觉得这个世界虚假,即使后来有了闻奕、纪平安、白露……这些鲜活也只给了他部分的真实感。
里对于灾难的描写很多,那些数字更是触目惊心,但在纪言看来,这些都只是冷冰冰的文字,他前期一切的安排与防疫,也不过是为了闻奕这个皇位坐的更稳,与这天下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做着最心怀苍生的事情,心里却是冷漠的,仿佛对待一场重要的游戏,胜负与优越感才是最终的目的。
但现在他站在大街上,无数难民与他擦肩而过,他们对他投来羡慕亦或是向往的目光,这些都让他说不出话来。
一个小女孩被骨瘦如柴的妈妈抱在怀里,过路的时候盯着他手里的糖葫芦流口水,却始终不吵不闹,乖得不像一个小孩子。
纪言难以想象她这一路经历了些什么,失去原本所拥有的一切,成为人人可怜的流浪者,像乞丐一样去祈求活下去的希望。
纪言心里憋闷得厉害,将手里的糖葫芦递了过去,小女孩的脸上瞬间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下一刻就飞快拿走了那支糖葫芦,生怕被其他人抢走。
小女孩的母亲也没想到,这些年的教养使她保留着某些良好的品质,作势就要道谢。
注意到这边的动静,母女后面的一个男人忽然抱着孩子跪了下来。
“求求你,贵人,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他已经病了多日,马上就要扛不住了,只要您救他,日后我给您当牛做马,怎么样都行!求求您救救他!”
最后一句话撕心裂肺,纪言下意识就要去扶他起来。
男人声音很大,许多人都听见了,忽然大片大片的人跪了下来,无数双手伸向他,嘴里述说着他们的痛苦与艰难。
他们也曾有着体面,也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他们或许不想给任何人带来麻烦,但这一路的经历已经让他们心灰意冷,自己的妻儿已经撑不下去了,他们只想要活下去,稍微一点儿的好心都是他们不能放弃的希望。
忽然一声声利剑出梢,谷雨持剑而立,受命保护他的那队锦衣卫也迅速反应过来,拿着武器一字排开,没让难民碰到纪言分毫。
整个场面瞬间得到控制,纪言心里却更加难受了。
江南,光是听见这两个字都觉得温暖,那个地方似乎不会冷,冬天也不怎么可怕。
但长安并不是,而且今天的长安格外冷,他都有些受不了,更别说这些一路走过来,本就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民了,这样的降温,他们可能根本就受不了。
或许对他们来说,看见长安城门的那一刻,就是看见了希望,但这忽然到来的冬天,又该怎么办呢?
纪言一身白衣如雪,一个小泥点儿都没沾上,而难民们跪在地上,卑微地祈求着一条活路。
官兵利器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一面怨声哀道,一面衣食无忧。
宛如地狱与天堂。
作者有话要说:剧情需要
假设了江南好几千将近一万人选择来长安
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两千人
毕竟在我看来,古代赶路还是很辛苦的
更何况他们什么都没有
成功三更
晚安,咪啾~
第34章
“难民都进城了吗?总共两千个人?”
谷雨:“是的。”
纪言从胸前拿出了一块腰牌, 正想问问谷雨这腰牌权利有多大, 就看见锦衣卫和士兵跪了满地, 就连白露和谷雨也跪下来,周围这一片,竟只剩下他一个人站着。
纪言:“……”
他小声问白露:“你们赶紧起来吧, 怎么动不动就跪来跪去的,这个金牌到底是干嘛用的?”
不小心听见他这段话的锦衣卫:“……”
这位纪公子把这帝王腰牌叫金牌?
还是白露先站了起来,解释道:“每一代皇帝在登基时都会有这样一块腰牌,由皇家□□, 象征着皇上的地位。见此腰牌,如见皇上。”
“怪不得。”纪言摸了摸金牌中央的“闻”字,“那我现在拿着它,可以让那些士兵们帮帮忙吗?”
“自然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