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2)

李喻已经将和徐芳斋的合作全权交给了李娥,李娥跟着李喻学了很多东西,逐渐有往女强人的方面发展,加上李娥手巧心细,后来李喻又弄出几个新的糕点配方,她都做的很好,有她在,李喻也放心。

“放心吧,这点小事,小妹能够应付过来的,你这是想家了?等府试结果一出来,我们就回去了,也用不了多久。”李喻安慰说道。

这边两人小声说着悄悄话,全然不管不顾场中热火朝天的气氛。

“这位清河镇的李喻兄,怎地也不见你一展身手,莫不是瞧不起我等?”场中有人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引得原本还热火朝天的谈论声瞬间安静了下来。

李喻蓦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还有些茫然,抬起头来这才发现场中所有人都在看他,他有些赧然的摸摸鼻梁,“额!刚刚这位仁兄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

李喻原想着这茶话会也就放松放松,私下里跟文瑾白说着话,也没怎么注意到他们这些人在讨论什么。因此,听到提名他也是一脸懵逼。

刚刚那人注意到李喻很久了,李喻一进来就与夫郎坐到一边,一点也没有参与进他们话题谈论的意思,他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这才指名道姓的问出口来。

现在见李喻一脸茫然,感情自己说的话他根本就没听进去。一时间脸色青白难看起来。

文瑾白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在他耳边提醒道:“他们方才在讨论此次科考之策论。”

李喻这才恍然,科考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对对答案,看看谁的见解更独到,谁的更新颖,嗯,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嘛。

“不知道李兄对这策论有何高见,说出来让我们大家都品鉴品鉴啊。大家说是不是?”有人振臂高呼了一声。

这句话引来所有人的的附和,这下子李喻便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就是想不回答也都不行了。

第56章

李喻仔细回想了一下科考的策论问题,嗐,他这是典型的考过了就选择性忽略了。

策论就是议论当前时事问题、向朝廷献计献策的文章,这和后世的公务员的申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次科考策论问的也跟时事有关,如今天下北方大旱虫蝗之为灾,流民冗杂之为害,边有烟尘,内有匪患,民受其殃而日甚一日也。然时有今昔,权有通变,不知何道可以致雨旸时若?灾害不生,百姓足食足衣,力乎农而务乎职,顺乎道而归乎化?注1

简单来说,就是北方大旱之后,蝗灾遍布,流民遍地,北方有夷人虎视眈眈,内有匪盗为患,怎么才能使灾害减轻,百姓衣食无忧,匪患归顺?

李喻四下里看了看,周围的人都等着他阐述高见呢,或者说准备看他笑话的居多。王文骏是此次文会的发起人,他坐于主位,此时也眯起眼看向这边,想要听听李喻是如何答的。

坐在角落的两位大人物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坐直了身子,准备听听看这人是否真如传言的一般不学无术。

李喻站起身来,他既然来了文会,便不会藏拙,更不会有所惧,他泰然自若的朝着四周拱拱手,“那我就献丑了。”

他说完便侃侃而谈:其实天灾是避免不了的,然而我们却可以避免人祸。

有言道: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只要人心安定,其凝聚力是不容小觑的。

天灾虽可怕,更可怕的是人心,人心不稳,必成祸乱。

正所谓田均而业厚,吏良而俗阜,冗去而蠹除,费省而用裕,土辟而地广,征薄而惠宽,利通而财流,奢禁而富益。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