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原来,由于前任县令做下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身为衙役,奉命行事,自然也做了些天怒人怨的事儿,然而县令逃亡后,首当其冲受到诘难的就是他们,大家把他们当成是帮凶走狗,不管是做什么,都有人在背后说坏话,戳脊梁骨,让他们一个个都抬不起头来。
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啊,实在是身不由己啊!为什么就没有人能理解他们一下呢?
李喻走到他们身前,眼睛扫过这十多个衙役,他们明显有些拘谨,态度也恭顺无比,他先前派李风出去打探过消息,已经了解了这些人的处境,得知了后他也是感慨良多,实在不知道是不是该同情他们的遭遇了。
“本官是刚刚上任莒平县的县令李喻,想来你们也应该全都了解了,你们也是这莒平县衙门里的老人了,前任县令的所作所为,我在此不予置评,不过我这里却有我的一套行事准则,你们若是愿意听从,就可以留下来,若是违反了我制订的规则,那么就别怪我不留情面将人赶走。”李喻的声音不大,却能准确的传进众人的耳中。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李喻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准则规则,什么对上任知县不予置评,他这是制订了一套规矩让他们不得违抗?可要是他还照着上任知县那样让他们助纣为虐的话,那么他们这些人还听令不啊?
大家窃窃私语,心底忐忑拿不定主意,李喻停了下来,看着他们,倒也没有打断他们。
最后还是张大发上前一步拱手道:“还请大人明示。”
李喻点点头,走了几圈,方才说道:“第一,不得阳奉阴违,办事不利。第二,不得以权谋私,欺上瞒下。第三,不得欺压百姓,作威作福。这是最基本的几点,若是被我发现犯以上几点者,革职不说,还会被治罪。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以后可以酌情增减。”
所有人都愣了,县令大人这说的是真的?他们中的好些人还在担心,这新来的县令大人会是怎样的人,会不会又跟上任的县令是一路货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便是不要这个衙役的身份也可,这些年来他们也想通透了许多,县令大人是外来之人,随时可以离开的,而他们却是土生土长的莒平县人,他们是要长期生活在这里,跟乡里乡亲作对,能有什么好果子吃?看看他们这些年来的遭遇也都清楚了啊。
现在,听到李大人颁布的这几点命令,好像跟上任的县令不太一样,如果这真是一个好官,那么他们跟着干也有干劲不是。
张大发想了想,回禀道:“大人,我等以前跟着上任知县,听从于命令,也的确做了好些不该做的事,我们也是不想的,到现在也早就后悔了,小人在此只想问一句,大人行事可还跟上任知县一般无二?”
他这话已经问得有些大胆了,他也是豁出去了,要是这李大人跟以前的那个一样,他还不如舍了这身皮,回去买猪肉去,他已经受够了乡亲们的冷眼,他还是想要堂堂正正做个人,可惜以前他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跟着人昧着良心做事,现在他早就后悔了。
这话也问出了一些人的心里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己犯下的错,当然得自己担着,想想自己的行事,就不怪乎别人怎么对你。
李喻笑了,“前任知县的所作所为,本官也听说了一二,他这是自取灭亡。本官行事向来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凡我有行差踏错的地方,也能接受大家的监督,都可以跟我提出来,要真是有错处,我也可以改。”
这话一出口,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官员,能跟下属说出这样的话来,那就证明了这不是个坏人,看着眼前这个肩背挺直的李大人,也许这李大人的确跟其他的官不一样吧?
李喻等了一会儿,才又接着道:“本官既然来到这里,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就有将这个烂摊子收拾好的信心,而且不但要收拾好它,还要将它发展得更好,让莒平县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还莒平县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周围安静下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叫好的声音响起,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既然有了这句话,那么他们便跟着干了,如果他做不到,到时候离心背德也怨不着他们来。
所有人都表明了心意,愿意跟着县令大人,为县令大人好好办事,李喻看着他们,这些人手算是自己的第一届草台班子了,有了人手,自然就好办事多了。
李喻将李风介绍给了他们,他是打算将李风安排进去,先给个衙役的官身,等以后做的好再想办法替他谋划了。
县衙因为经过之前的打砸,很是破败,这个怎么说都是门面,太差的话,给人的印象也不好,所以修葺是很有必要的。李喻便将这事交给了吴春,让他带人去办,至于需要的银子,自然是从公账中出,只不过,现在公账什么的早就被上任知县给倒腾空了,没办法,只好由李喻垫资了。
看着自己私账上划拨出去的一大笔银子,李喻心中不由肉疼,人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这个官一来就填补银子,是真的亏大发了。好在他之前卖给徐芳斋方子进账了不少,不然他也是没有办法的了。
文瑾白见他肉疼的样子不由好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银钱花了再赚就是了,何必愁坏了自个儿?”
李喻苦着脸,“你不懂,这可是我们自个儿挣下的家业,辛辛苦苦那么久挣下这么点,一下子就给花出去了,怎么可能不心疼,不行,只此一次,公私是两回事儿,必须要公私分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