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 / 2)

因为封王反叛的事,京中本就人心惶惶,再加上皇宫禁军四处查找捉拿什么叛军同党,不问缘由便是抄家灭族之事。

现在的京城,叛军还未打进来,自己就已经先乱起来了。

“听说了吗?叛军已经抵达了安蔺城了,再渡过谟河,那就是一片坦途,直抵京师了啊。”百姓三三两两悄声议论着。

“唉!兵祸将至,可叫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怎么过活啊?”

“朝廷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调集的大军怎么就阻挡不了叛军啊?”

“什么叛军,依我看,这才是正义之师,看看朝廷乌烟瘴气像什么话?说不准等大军到来,我们才会有好日子过呢。”有人愤愤不平的说道。

众人一默,摇头叹息,这个局势,谁又能看得准?

“王大哥说的是,我亲眼看见,就在昨天,禁卫军冲入宋阿大家中,说宋阿大通敌,可怜一家老小,全部被抓走了。”

这些街坊邻居哪里会没有人知道宋阿大的?他也算是一个老好人了吧。也不知道是得罪了什么人,怎么就被无辜牵连进去了?

像宋阿大这样的人,这些日子遭受无妄之灾的可是多不胜数。那些禁卫军,到现在了还作威作福,狐假虎威,将好好一个京城给弄成了什么样子?现在的日子,真是人人自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新皇登基以来,残害兄弟,屠戮大臣,民间私下里都在传他为了皇位不择手段,害死了先皇,得位不正,这些年来,天灾连连,朝廷不但不免赋税,甚至还变本加厉,各种明目加在一起,赋税是一年比一年重,老百姓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

这样看起来,还真说不定等联军入主京城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希望联军真是正义之师,能够拯救他们于水火。

“哎,我听说封王联军有个约定,谁先抵达京城,便奉谁为主。”

这事情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一个个都表情惊讶,不可置信,“还有这回事?”

“不会错的,这消息可是联军中传出来的。”消息灵通的人小声说道:“怎么说也有十多位封王吧,要是有贤能的封王先抵达就好了,我们才会有好日子过呢。”

“说到贤王,听说肃州的肃王才是体恤百姓的好王爷呢?”有人提到祁桓,竖起了个大拇指。

“你听谁说的?这肃王倒没听说过,只是南王这次胜算才是最大的。”

“嗐!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一个远房表亲便是在肃州那边,去年那边来信,说是肃州在肃王爷的带领下日子过得可好了,肃王爷体恤百姓疾苦,前面三年免了百姓的赋税,后来三年之期一过,赋税可是只有十五税一。”

“嘶……”所有人都流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来,怎么可能有这么低的税?整个大齐国也找不出来吧?而且肃州,他们都知道肃州可是南荒之地,穷乡僻壤的,这么低的税,那肃王年年进贡朝廷的又从何处来?他们都知道,封王封地的产出税额可是大半都要上贡朝廷的,好一点的封王,税率跟朝廷一致就不错了,有那贪婪的封王为弥补这一点,变本加厉提高税额或是巧立名目各种苛捐杂税,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免税,还十五税一的。这可比朝廷的税都低啊。

当然也有人不相信这话,那人嗤笑道:“信不信由你,我那远房表亲当初受了灾,什么都没了,原本还想过来投奔我,结果在肃州安顿下来,到现在不仅有田地,还住上了青砖瓦房呢。我告诉你们,要是这个乱局再继续下去,我便收拾收拾去投奔我那远房表亲去了。”

有人点头附和说道:“前些日子我也听一个做买卖的掌柜说了,肃州现在可不是穷乡僻壤了。那里百姓现在生活富余,很多商人都跑到肃州去做买卖了。”

看样子他说的是真的了,所有人都是艳羡的表情,这么说来,这肃王那是真的很难能可贵的贤王了,要是他能够早日抵达京城,成为这天下之主,他们是不是也就跟肃州百姓一样,不用交太多的税了?

这样的话题在各个地方都有,甚至很多人都开始期盼起来,希望联军早日到来,希望肃王能够第一个到达京城。

李喻身着布衣,坐在路边的馄饨小摊上,听着这样的说辞,心中很是满意,很好,舆论工作这些天做的还是不错的嘛。等真到了会师京城的那一天,肃王名正言顺,众望所归,加上民心所向,谁还能够撼动其地位?

而南王,大张旗鼓,算盘打尽,到头来是否能接受这样的失败呢?

李喻是前些日子跟着其余几十人乔装打扮后进入京城的。虽说现在的京城戒备森严,可是他们联络上了与陈老有交往的老臣,在他们的帮助之下,这么几十个人乔装改扮之后入城也是轻而易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