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1 / 2)

涪城现在还是只能靠着收购黄豆,把黄豆做成豆腐以及各种豆制品,来为全城提供伙食。

邵清仪从程荣口中得知,南境的很多粮食很可能都流入了哈达尔之手。

他为这场入侵策划和准备了多年,切断梁国人的粮食储备,应该也是他的计谋之一。

虽然这个只是猜测,但邵清仪还是不得不写信给贺长季,问他能否压制哈达尔,去北地抢夺粮食。不然涪城的这个冬天,会过得非常艰难。

收到邵清仪这封信的时候,贺长季正在为如今焦灼的局势感到忧心。

渡河之战,双方都没占到便宜。

糟糕的是,贺长季得到了确凿的消息,哈达尔那边,已经解决了他当前的危机。

他给了自己的直系手下极大的权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打压胡人贵族的气焰。

跟着哈达尔一起打江山的,都是他的直系属下。

他们的权势大了之后,哈达尔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和真正的胡王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根本不需要再去担忧胡人贵族使坏。胡人贵族中的大部分都还留在胡人的大本营,根本无法对在梁国渐渐扎稳脚跟的他造成太大的影响。

也因此,他能够更加专注地与贺长季对战。

哈达尔这边的情况稳了,这对贺长季来说却是一个非常不妙的消息。

他的士兵都来自南境。

等到气候一冷,队伍里的士兵们的作战能力会大幅下降。

虽然他已经对手下的军队加强了训练,但收效甚微。

对他们来说,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才是上策。

贺长季这段时间,已经在策划反攻。

收到邵清仪的这封信之后,他更加清楚,自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反守为攻,主动把哈达尔的军队打回去!

从人数上来说,他的军队并不占优势。

即使集结了南境所有城市,贺长季的军队也才不到两万人,而哈达尔那边的人数原本就有十万,虽然分了一部分去镇守北方各大城市,但依旧有六万之众。

这六万人不过是因为没法渡河所以才无法发挥出人数的优势。贺长季很清楚,如果无法一击反杀,那么他手底下的这两万不到的士兵,都会成为胡骑脚下的亡魂。

虽然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但贺长季还是向邵清仪写信说明了如今的态势。

邵清仪一想到这场战斗的凶险,就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

不行,不能这么硬刚。

这不是以卵击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