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该守则中特别关于住宿和膳食问题的几个要点:
1.住宿:
(1)建议居民尽可能在安全区内达成私人住房协议。需交付的房租应尽可能的低, 绝不应超过和平时期通行的价格。
(2)安全区内的公共建筑以及学校是给没有能力签订私人住房协议的最贫穷的人 预留的。学校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予以开放。
(3)对于居留在公共建筑物和学校的家庭,其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安置在一起,但 是寝室的安置将根据性别区分。该住宿的安置是免费的,为了能安置大规模的难民, 向每人提供的寝室面积不超过16平方英尺。
(4)在安全区启用后,若以上设施不足以安置全部难民,委员会将要求安全区内 所有空房或仅得到部分使用的房屋的主人免费接纳剩余的无家可归者。
2.膳食:
(1)指定分发给委员会并由委员会储备的大米、面粉由经过委员会特许的私商出 售。
(2)穷人的膳食(稀饭)由红卍字会和红十字会负责管理的粥厂以低价提供。粥厂 分别位于五台山、金陵大学附近,以及山西路交叉路口。
3.安全区的启用时间:
(1)一旦中国军方撤出全部军事设施,委员会将向双方(中方和日方)正式宣布启 用安全区。
(2)公共建筑物和学校设施将尽快开放,安置最贫穷的人,开放事宜将另行公布。
(3)安全区的最终开放还将通过报纸的专版予以公布。
供中国报界和安全区布告使用:
告南京市民书1
在不久以前,上海战争的时候,国际委员会曾经向中日双方当局建议,在南市 一部分的地方设立一个平民安全区。这个区域为双方所赞同的。中国当局允诺中国 军队不进入指定的区域。这个区域既然没有驻兵,日方也就赞同不再攻打那个地方 了。这个协定为双方所遵守的。在那个区域以外的南市各地方,虽然有恐怖和毁灭 的事,然而这个难民区域却是被救了,而且又救了整千整万人的生命。
现在在南京的国际委员会也为本城作了同样的建议,这个区域的界址开在下面: “东面以中山路北段从新街口到山西路广场为界;北面以山西路广场沿西到西康路 (即新住宅区的西南界路)为界;西面以由西康路向南到汉口路交界(即新住宅区的西 南角),又向东南成直线到上海路与汉口路交界处为界;南面以汉中路与上海路交界 处到原起点的新街口为界。”这个区域的边界都用了旗帜作记号。在旗帜上面有一 个红十字,红十字以外再有一个红圆圈,并在旗上写了“难民区”三字。
为着要使上述的区域为平民成为一个安全地点,卫戍司令长官曾允诺在本区域 以内所有的兵士和军事设备一概从速搬出,并且允诺以后军人一律不进本区。日本 一方面说:“对于规定之区域颇难担负不轰炸之责。”在另一方面又说:“凡无军 事设备,无工事建筑,不驻兵,及不为军事利用之地点,日本军队决无意轰炸,此 乃自然之理。”
看到以上中日两方面的允诺,我们希望在所指定的区域内为平民谋真正的安全。 然而在战争的时候,对于任何人的安全自然不能担保的。无论何人也不应当认为进 了这个区域,就可以完全保险平安。我们相信,倘然中日双方都能遵守他们的允诺, 这个区域以内的人民,当然比他处的人民平安得多啦,因此,市民可以请进来吧!
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八日
1 <告南京市民书>的文字,采用拉贝在日记中保存的中文原件。
12月8日
昨天下午,佣人张把他的妻子从鼓楼医院接了回来。她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是 在这段最困难的日子里,她想和自己的孩子们在一起。我们的勤杂工很难过,他的 家人在城外20公里的地方,他没法把他们接过来。他没有时间,因为我们的厨师病 了,他要承担厨师的一部分工作。关于此事,他一个字也没有向我说过,我以为他 的家人早就在这里了,但现在为时已晚。即使他出得了城门,他也许就再也进不了 城了。
昨天晚上相当平静,这说不定就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吧?!电台报道了由特劳特 曼博士提出的和平建议的细节,据该报道披露,日本要求中国:
1.承认满洲国;